四十强而仕,斯言著礼经。
抟鹏宜运海,振鹭且充庭。
后夜中秋月,今朝南极星。
耄夫频献酢,留眼看袍青。
四十强而仕,斯言著礼经。
抟鹏宜运海,振鹭且充庭。
后夜中秋月,今朝南极星。
耄夫频献酢,留眼看袍青。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凤为纪念好友吴良贵在八月十四寿辰时所作。全诗采用了古典诗歌中的七言四句形式,语言凝练而富有意象。
“四十强而仕,斯言著礼经。”这两句是说诗人在四十岁时步入仕途,并且对《礼记》等儒家经典有深刻的理解和运用。这反映了古代士人通过读书学习、修身齐家的传统路径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抟鹏宜运海,振鹭且充庭。”这里以鸟类比喻人的行为与境遇。“抟鹏”指的是鹏(大雁)群集于海之滨,而“振鹭”则是鹭(一种水鸟)展翅飞翔的姿态。诗人通过这两种不同的鸟类形象,表达了对于友人的期许和对其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
“后夜中秋月,今朝南极星。”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深夜与清晨交替的画面。“中秋”指的是农历八月十五日的月亮,而“南极星”则是古代中国用来观测时间和方向的一颗恒星。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于未来的一种期待与追求。
“耄夫频献酢,留眼看袍青。”最后两句诗则是写给吴良贵的祝福之辞。“耄夫”指的是年长者,“频献酢”即是老人频繁地敬酒的场景;“留眼看袍青”则是一种愿望,希望在未来的岁月里,吴良贵仍能保持着青春的活力和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与借鉴,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的祝愿。
若有人兮山之曲,驾青虬兮乘白鹿。
往从之游愿心足,披涧户,访岩轩。
石濑潺湲横石径,松萝幂䍥掩松门。
下空濛而无鸟,上巉岩而有猿。怀飞阁,度飞梁。
休余马于幽谷,挂余冠于夕阳。
曲复曲兮烟庄邃,行复行兮天路长。
修途杳其未半,飞雨忽以茫茫。山坱轧,磴连褰。
攀石壁而无据,溯泥溪而不前。
向无情之白日,窃有恨于皇天。
回行遵故道,通川遍流潦。
回首望群峰,白云正溶溶。
珠为阙兮玉为楼,青云盖兮紫霜裘。
天长地久时相忆,千龄万代一来游。
诗教殆沦缺,庸音互相倾。
忽观风骚韵,会我夙昔情。
荡漾学海资,郁为诗人英。
格将寒松高,气与秋江清。
何必邺中作,可为千载程。
受辞分虎竹,万里临江城。
到日扫烦政,况今休黩兵。
应怜禅家子,林下寂无营。
迹隳世上华,心得道中精。
脱略文字累,免为外物撄。
书衣流埃积,砚石驳藓生。
恨未识君子,空传手中琼。
安可诱我性,始愿愆素诚。
为无鸑鷟音,继公云和笙。
吟之向禅薮,反愧幽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