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来无处不西风,散入千岩万壑中。
丛桂香边烟羃䍥,疏桐影里月朦朣。
等閒散步情何限,随分微吟苦未工。
秋色秋声已如许,更凭高处目飞鸿。
晚来无处不西风,散入千岩万壑中。
丛桂香边烟羃䍥,疏桐影里月朦朣。
等閒散步情何限,随分微吟苦未工。
秋色秋声已如许,更凭高处目飞鸿。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傍晚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美丽。首句“晚来无处不西风”,开门见山地描述了秋日傍晚,西风吹拂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悠远的氛围。接下来,“散入千岩万壑中”一句,将这种西风的影响力扩展到广阔的山川之间,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开阔,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丛桂香边烟羃䍥,疏桐影里月朦朣”两句,诗人运用对比和细节描写,将视觉与嗅觉相结合,描绘了一幅月光下桂树飘香、桐叶轻摇的画面,既有视觉上的朦胧美,又有嗅觉上的清新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秋夜之中。
“等閒散步情何限,随分微吟苦未工”表达了诗人漫步于自然之中的闲适心情,以及在这样的美景面前,即使随意吟咏也难以完全表达内心感受的感慨。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更加贴近生活,富有感染力。
最后,“秋色秋声已如许,更凭高处目飞鸿”两句,诗人将视角提升至更高之处,不仅看到了秋色的壮丽,还听到了远处飞鸿的叫声,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和未来的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傍晚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宋诗佳作。
凭月携箫,溯空秉羽,梦踏绛霄仙去。
花冷街榆,悄中天风露。
并真官、蕊佩芬芳,望帝所、紫云容与。
享钧天、九奏传觞,听龙啸,看鸾舞。
惊尘世,悔平生,叹万感千恨,谁怜深素。
群仙念我,好人间难住。
劝阿母、偏与金桃,教酒星、剩斟琼醑。
醉归时、手授丹经,指长生路。
云气向晓不待族,风伯忽来吹使醨。
溪南溪北半篙碧,荷叶荷花一段奇。
旋扣柴荆行问道,少休松槛坐移时。
渊明志广桑麻长,此语勿传朝市知。
蓬莱清暑按行归,却向西南万里驰。
郡继尊君家有法,学传乃祖世无师。
曹刘墙短自今日,班马香浓如昔时。
青士在旁知别语,夕阳回首更凄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