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遽云出,既出又归来。
自处苟如此,渊明安在哉。
归来遽云出,既出又归来。
自处苟如此,渊明安在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居住时的平和心境,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归来遽云出,既出又归来"一句,以自然景物的变迁反映了生命中的循环往复,暗示着诗人对于生活变化的接受和顺应。
"自处苟如此,渊明安在哉"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自处"指的是个人内心世界的平静和满足,而"渊明"则意味着深远而又清晰的智慧。诗人通过这种哲理思考,得出了内心安宁的结论。
整首诗充分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在其中寻找精神寄托和超脱世俗烦恼的心境。方岳作为南宋时期的诗人,其诗作多蕴含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一点在此诗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山耸牛头来北极,水分雁爪向西倾。
曾无障碍云填道,每有光辉月满城。
十万貔貅归号令,三千熊虎佐威声。
何如携取谢安妓,笑拍阑干岸帻轻。
先生乃儒者,有道出羲黄。
袖将攀桂名手,种作杏林芳。
江月玻瓈万顷,山雪琼瑶一色,开户挹寒光。
清气满胸臆,何况有奇方。鹤凌云,鹏击水,凤鸣阳。
平生济物,心在随寓寄行藏。
丹鼎芙蓉紫艳,宝杵芝苓玉屑,坚子避膏肓。
神圣可医国,功奏十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