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武夷山》
《武夷山》全文
元 / 陈显曾   形式: 古风

重关启元閟,曲磴环蒙茸。

何年窈窕姝,捧出金芙蓉。

初阳炫光彩,细溜鸣丁东。

虹桥跨遥汉,委曲开灵宫。

初疑公孙氏,问道趍崆峒。

又疑安期生,息驾玄圃中。

世纷偶睽隔,幻境随朦胧。

幽踪岂难攀,大化不可穷。

日月旋我户,烟霞为我容。

蕴真惬所愿,御气如乘骢。

绵绵葆真素,接佩从群公。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武夷山的神秘与壮丽,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超凡脱俗的氛围。

首句“重关启元閟,曲磴环蒙茸”描绘了武夷山入口处的神秘与原始,仿佛是通往古老世界的门户,曲折的山路被茂密的植被环绕,充满了未知与神秘感。

接着,“何年窈窕姝,捧出金芙蓉”运用拟人手法,将山中的自然景物赋予了女性的柔美与高贵,如同一位捧着金芙蓉的仙子,展现出武夷山的华贵与神秘。

“初阳炫光彩,细溜鸣丁东”描绘了清晨阳光初照时的辉煌景象,以及山间小溪潺潺流动的声音,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虹桥跨遥汉,委曲开灵宫”则以虹桥比喻通往仙境的道路,暗示武夷山是连接人间与仙境的桥梁,灵宫则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进一步强化了武夷山的神秘色彩。

接下来的几句“初疑公孙氏,问道趍崆峒。又疑安期生,息驾玄圃中”通过引用历史传说中的公孙氏和安期生的故事,表达了对武夷山超凡脱俗之美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武夷山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世纷偶睽隔,幻境随朦胧”则点明了武夷山作为避世之地的独特性,与外界的喧嚣形成对比,强调了其超脱世俗的神秘魅力。

最后,“幽踪岂难攀,大化不可穷。日月旋我户,烟霞为我容。蕴真惬所愿,御气如乘骢。绵绵葆真素,接佩从群公”表达了诗人对武夷山深邃内涵的探索与感悟,以及对自然与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日月的流转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烟霞则代表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变幻。诗人希望在武夷山中寻找到内心的平静与真理,与自然和谐共处,并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共享这份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武夷山自然景观的描绘,结合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武夷山作为道教圣地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陈显曾
朝代:元

元毗陵人,字景忠。博学明经,为文出汉魏间。顺帝至正元年举人。历汉阳、常州教授,累迁儒学提举,以翰林修撰致仕。有《昭先稿》。
猜你喜欢

荔枝岛·其二

嫩红花穗照波明,已觉馋涎满口生。

他日染成红鹤顶,一枝先折过桥行。

(0)

社公祠·其一

年年春赛此山阿,柳树梅边响鼓锣。

受得群花供养惯,神仙艳福社公多。

(0)

甲辰除夕杂咏七首·其五

四邻相倩写桃符,红纸千张墨一壶。

不惜醴陵花管秃,秋蛇春蚓笑髯苏。

(0)

前年有抚松居士者,与余唱和甚多,后知为社友陈君沧玉所托名,戏为四绝句寄赠·其一

诗家戏学糊名法,教索曹刘向暗中。

自笑眼花迷五色,主司头脑太冬烘。

(0)

往石螺潭道中作

肩舆出里门,一望皆稻畦。

仲夏刈穫了,数处亦既犁。

濛濛丘中麻,其下有横溪。

我寻溪路边,惝恍南北迷。

霖潦断行径,荒莽与人齐。

天晴涨虽缩,沙岸犹积泥。

前村围修竹,日午闻鸣鸡。

役夫皆已休,而我独栖栖。

远赴田叟期,触热更向西。

(0)

次韵遥和绍尧、祝澄、剑渔、梅樵诸吟友磺溪唱酬之作二首·其二

琴弹绿绮曲阳春,麈尾薰炉迥出尘。

好会百年能有几,风流数子自相亲。

松云久卧真成癖,城郭犹存敢避人。

料得未忘沧海事,莹然白袷泪痕新。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