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沙洋步至黄家林就舟二十里村景佳绝》
《自沙洋步至黄家林就舟二十里村景佳绝》全文
清 / 郑珍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欲就东湖船,先舍汉津桨。

隔岸知境异,越堤果幽爽。

春草碧浅浅,新树团盎盎。

鸠鸣宿雨馀,人耕旧墟上。

秀圃葱薤花,小桥没菰蒋。

麦深不见人,时闻挽车响。

傍道多草舍,老翁聚三两。

偶憩知馈茗,味恶诚足享。

北来厌尘沙,兹景劳梦想。

缓步殊未久,舟已丛芮榜。

清谣烟水间,馀欢独携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沙洋步行至黄家林的途中所见的乡村美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宁静。

首句“欲就东湖船,先舍汉津桨”表达了诗人对前往东湖乘船的渴望,但先放下汉津的船桨,暗示了他更倾向于步行探索沿途的风景。接着,“隔岸知境异,越堤果幽爽”描绘了两岸景色的不同,越过堤坝后,环境变得更为幽静宜人。

“春草碧浅浅,新树团盎盎”通过“碧浅浅”和“团盎盎”这两个词组,生动地展现了春天草木的生机勃勃。“鸠鸣宿雨馀,人耕旧墟上”则通过鸠鸟的鸣叫和农人在旧村落耕作的画面,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感,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自然的韵律。

“秀圃葱薤花,小桥没菰蒋”描绘了秀美的花园中葱绿的薤花,以及小桥下被菰蒋(一种水生植物)环绕的情景,充满了田园诗意。“麦深不见人,时闻挽车响”则通过麦田的广阔与偶尔传来的挽车声,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生命力。

“傍道多草舍,老翁聚三两”描绘了路边的草舍和聚集的老翁,体现了乡村生活的淳朴与和谐。“偶憩知馈茗,味恶诚足享”则是诗人偶然休息时,受到老翁馈赠的茶饮,尽管味道可能不那么好,但诗人却感到满足和快乐。

最后,“北来厌尘沙,兹景劳梦想”表达了诗人对北方尘沙的厌倦,以及对眼前乡村美景的向往和梦想。“缓步殊未久,舟已丛芮榜”则描述了诗人虽然行走缓慢,但很快便登上了船只。“清谣烟水间,馀欢独携往”则以清雅的歌声和余下的欢愉,结束了这次美妙的旅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乡村的美丽与宁静,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和欣赏。

作者介绍

郑珍
朝代:清   字:子尹   号:柴翁   籍贯:贵州遵义   生辰:1806—1864

郑珍(1806~1864)清代官员、学者。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治经学、小学,亦工书善画,还是晚清宋诗派作家,其诗风格奇崛,时伤艰涩,与独山莫友芝并称“西南巨儒”。所著有《仪礼私笺》、《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郑学录》等。
猜你喜欢

浣溪沙三十八首·其三

晓起贪凉梦未圆。轻车细马各争前。

满塍禾黍淡香传。

斜月犹明初魄夜,远山已瘦乍秋天。

一襟离思散疏烟。

(0)

送吕陶赴阙

赋比相如巳绝伦,即论才识又名臣。

致身可但诸公右,发策宜为上国珍。

今日朝廷思谠直,一时贤俊待经纶。

行看致主唐虞术,与笑淄川曲学人。

(0)

题廖凤舒《新粤讴》四首·其一

涉想岂更此而忆,闻歌辄唤奈何声。

时间自有真天籁,约略风诗见性情。

(0)

是日寒甚·其一

中庭滴沥雨交并,虚室来风色更莹。

却忆谁家楼上好,稍晴要看玉峥嵘。

(0)

新济轮船逢绩九丈和予宿侯府诗感其辞犹哀更答之

先生白发不鬖鬖,心绪千头老弗戡。

失第尚羞行卷谒,无官终被小儿惭。

天涯旅食惟身赖,海上相逢各泪含。

我是哭师君悼友,此情可许别人谙。

(0)

将还赵郡留别李北翁

挟书出鲁关,高揖谢名山。

湖海寻同调,烟霞尚在颜。

才名元度外,辞赋且人间。

客人囊频涩,秋深鬓益斑。

白鸥依水宿,鸿鹄何云攀。

自笑身如矢,谁知刀有环。

居将伤岁暮,去不为途艰。

旧业花三径,新河水一湾。

首丘狐自恋,绕树鸟空还。

璧在心犹壮,珠投泪欲潸。

平原不可作,肝胆向谁扳。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