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就东湖船,先舍汉津桨。
隔岸知境异,越堤果幽爽。
春草碧浅浅,新树团盎盎。
鸠鸣宿雨馀,人耕旧墟上。
秀圃葱薤花,小桥没菰蒋。
麦深不见人,时闻挽车响。
傍道多草舍,老翁聚三两。
偶憩知馈茗,味恶诚足享。
北来厌尘沙,兹景劳梦想。
缓步殊未久,舟已丛芮榜。
清谣烟水间,馀欢独携往。
欲就东湖船,先舍汉津桨。
隔岸知境异,越堤果幽爽。
春草碧浅浅,新树团盎盎。
鸠鸣宿雨馀,人耕旧墟上。
秀圃葱薤花,小桥没菰蒋。
麦深不见人,时闻挽车响。
傍道多草舍,老翁聚三两。
偶憩知馈茗,味恶诚足享。
北来厌尘沙,兹景劳梦想。
缓步殊未久,舟已丛芮榜。
清谣烟水间,馀欢独携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沙洋步行至黄家林的途中所见的乡村美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宁静。
首句“欲就东湖船,先舍汉津桨”表达了诗人对前往东湖乘船的渴望,但先放下汉津的船桨,暗示了他更倾向于步行探索沿途的风景。接着,“隔岸知境异,越堤果幽爽”描绘了两岸景色的不同,越过堤坝后,环境变得更为幽静宜人。
“春草碧浅浅,新树团盎盎”通过“碧浅浅”和“团盎盎”这两个词组,生动地展现了春天草木的生机勃勃。“鸠鸣宿雨馀,人耕旧墟上”则通过鸠鸟的鸣叫和农人在旧村落耕作的画面,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感,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自然的韵律。
“秀圃葱薤花,小桥没菰蒋”描绘了秀美的花园中葱绿的薤花,以及小桥下被菰蒋(一种水生植物)环绕的情景,充满了田园诗意。“麦深不见人,时闻挽车响”则通过麦田的广阔与偶尔传来的挽车声,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生命力。
“傍道多草舍,老翁聚三两”描绘了路边的草舍和聚集的老翁,体现了乡村生活的淳朴与和谐。“偶憩知馈茗,味恶诚足享”则是诗人偶然休息时,受到老翁馈赠的茶饮,尽管味道可能不那么好,但诗人却感到满足和快乐。
最后,“北来厌尘沙,兹景劳梦想”表达了诗人对北方尘沙的厌倦,以及对眼前乡村美景的向往和梦想。“缓步殊未久,舟已丛芮榜”则描述了诗人虽然行走缓慢,但很快便登上了船只。“清谣烟水间,馀欢独携往”则以清雅的歌声和余下的欢愉,结束了这次美妙的旅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乡村的美丽与宁静,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和欣赏。
赋比相如巳绝伦,即论才识又名臣。
致身可但诸公右,发策宜为上国珍。
今日朝廷思谠直,一时贤俊待经纶。
行看致主唐虞术,与笑淄川曲学人。
挟书出鲁关,高揖谢名山。
湖海寻同调,烟霞尚在颜。
才名元度外,辞赋且人间。
客人囊频涩,秋深鬓益斑。
白鸥依水宿,鸿鹄何云攀。
自笑身如矢,谁知刀有环。
居将伤岁暮,去不为途艰。
旧业花三径,新河水一湾。
首丘狐自恋,绕树鸟空还。
璧在心犹壮,珠投泪欲潸。
平原不可作,肝胆向谁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