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惜秋捐扇,今来意未衰。
慇勤付柔握,淅沥待清吹。
午气朱崖近,宵声白羽随。
总如南国候,无复婕妤悲。
自惜秋捐扇,今来意未衰。
慇勤付柔握,淅沥待清吹。
午气朱崖近,宵声白羽随。
总如南国候,无复婕妤悲。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场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却不感到烦躁,因为他手中的扇子似乎带给了他一些安慰。"自惜秋捐扇,今来意未衰"表明诗人珍视这把扇子,它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它的价值和意义。
"慇勤付柔握,淅沥待清吹"则描写了诗人小心翼翼地将扇子递给某人(可能是身边的人),期待着即将到来的清风。这里的“淅沥”形容风声,既表现出夏日午后的静谧,也暗示着诗人的内心希望。
"午气朱崖近,宵声白羽随"进一步描绘了夏日的热情和夜晚的凉爽。午后炎热如同红色的山崖逼近,而夜晚则是清凉的声音伴随着如羽毛般轻盈的风。
"总如南国候,无复婕妤悲"中的“南国”常指江南一带,意境悠长。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某种等待的心情,而不再是过去那种因为失去所爱而产生的哀伤(婕妤指的是历史上的美女,常用以形容美好又令人怀念的事物)。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风光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炎热中寻求内心慰藉的意境,以及对未来某种美好的期待。
霁景满水国,我公望江城。
碧山与黄花,烂熳多秋情。
摇落见松柏,岁寒比忠贞。
欢娱在鸿都,是日思朝英。
岂谓江南别,心如塞上行。
苦云摇阵色,乱木搅秋声。
周谷雨未散,汉河流尚横。
春司迟尔策,方用静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