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眼不计脚,攀梯受微辛。
半天拍阑干,惊倒地上人。
风从万里来,老夫方岸巾。
荒荒春浮木,浩浩空纳尘。
夕阳差万瓦,赤鲤欲动鳞。
须臾暮烟合,青鲂映奫沦。
万化本日驰,高处觉眼新。
借问龛中仙,坐稳今几辰。
俗子书满壁,澹然不生嗔。
唯有太行山,修供独殷勤。
为眼不计脚,攀梯受微辛。
半天拍阑干,惊倒地上人。
风从万里来,老夫方岸巾。
荒荒春浮木,浩浩空纳尘。
夕阳差万瓦,赤鲤欲动鳞。
须臾暮烟合,青鲂映奫沦。
万化本日驰,高处觉眼新。
借问龛中仙,坐稳今几辰。
俗子书满壁,澹然不生嗔。
唯有太行山,修供独殷勤。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登天清寺塔》,描绘了诗人登塔时的独特感受和所见景象。首句“为眼不计脚,攀梯受微辛”表达了诗人为了观赏美景而不惜艰辛攀登的决心。接着,“半天拍阑干,惊倒地上人”形象地写出站在高处的震撼,仿佛连地面的人都为之惊叹。
“风从万里来,老夫方岸巾”写风的辽远和自己的洒脱,暗示着诗人胸怀壮志。“荒荒春浮木,浩浩空纳尘”描绘出春天的景色,木头随风漂浮,空间广阔包容万物。“夕阳差万瓦,赤鲤欲动鳞”以夕阳和红鱼的形象,寓言时光流转和生命的活力。
“须臾暮烟合,青鲂映奫沦”描述傍晚时分,烟雾弥漫,青色的鱼儿在水中游动,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万化本日驰,高处觉眼新”进一步强调登高带来的新鲜视角和对世间万物变化的领悟。
最后两句“借问龛中仙,坐稳今几辰”以仙人隐喻,表达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俗子书满壁,澹然不生嗔”则流露出诗人超脱世俗的淡泊心境。结尾“唯有太行山,修供独殷勤”则表达了诗人对太行山的特殊情感,似乎只有它见证了诗人的执着与深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登塔的体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时间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山水之间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