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秀野刘丈二首·其二》
《留秀野刘丈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一去屏山今几春,归来三径但荒榛。

剪除便觉风烟好,徙倚还惊物色新。

楼外千林遮去路,阶前一水恋行尘。

劝君更作留连计,同社追游苦未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刘丈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感慨。首句“一去屏山今几春”,以“屏山”象征与友人的离别,时间流逝之感油然而生。接着“归来三径但荒榛”一句,通过描写归来的景象——小径上长满了荒芜的荆棘,暗喻了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剪除便觉风烟好,徙倚还惊物色新”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敏感与欣赏。剪除杂草后,眼前的风景变得清新宜人;而稍作停留,又惊喜于新事物的出现,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

“楼外千林遮去路,阶前一水恋行尘”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画面:远处的树林遮挡了道路,近处的水流似乎在挽留行人的脚步,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最后,“劝君更作留连计,同社追游苦未频”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多留一些时间相聚,享受共同的欢愉时光,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相聚时光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佳作。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三月晦日同匡云上人作送春诗四首·其四

几番风雨罢登临,弹指流年折寸心。

试验残春才一刻,始知往夜值千金。

紫骝自喜嘶青草,黄鸟时闻啭绿阴。

首夏清和晴更好,明朝选胜共招寻。

(0)

岭海秋怀九首·其八

五年落魄叹浮湘,翘首湖南似故乡。

别后音书回雁阵,向来岐路怯羊肠。

芝山碑板霞千片,石鼓楼台水一方。

更有巍庵临岳顶,梦魂常绕楚天长。

(0)

和米君梦秋柳诗十二首·其三

弱缕凋零绕画楹,青楼绾结若为情。

愁深巧黛难长好,寒入纤腰暗自惊。

半幅征衫司马泪,数声残角亚夫营。

年年惆怅封侯事,少妇深闺怨未平。

(0)

避署露坐书怀二首

避暑闲门向晚扃,乘凉披露坐虚庭。

微官远愧山中相,浮客空嗟水上萍。

关塞怀人遥对月,干戈闻报暗占星。

疮痍未息豺狼斗,时事年来不□□。

(0)

飞来寺

飞来宫殿异云间,势压嶙峋瞰碧湾。

选胜几悬中宿梦,寻芳嬴得片时闲。

干霄翠削分双柱,划地清流合一环。

寒尽颇惊游客少,随僧指点自跻攀。

(0)

续刺谗诗·其四

毁玉为珉,诬舜为蹠。云胡不造,负此谗慝。

在昔有训,顽谗是堲。奈何邦家,长此蟊贼。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