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芳草无情碧。年年作尽凄凉色。日暮下帘钩。
玉人休倚楼。双眉攒桂叶。恨向青山叠。
心事莫瞒它。含愁诉落花。
天涯芳草无情碧。年年作尽凄凉色。日暮下帘钩。
玉人休倚楼。双眉攒桂叶。恨向青山叠。
心事莫瞒它。含愁诉落花。
这首《菩萨蛮》由清代诗人赵我佩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深沉的离愁别绪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首句“天涯芳草无情碧”以“天涯芳草”为背景,赋予了自然景色以情感色彩,“无情碧”则暗示了情感的孤寂与冷淡,仿佛连大自然也难以理解人间的悲欢离合。接下来的“年年作尽凄凉色”,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持续与深化,每年都在重复着相同的哀伤与孤独。
“日暮下帘钩,玉人休倚楼”两句,画面感强烈,将时间的流逝与人物的孤独形象地展现出来。日暮时分,主人公放下帘钩,不再倚靠在楼头,似乎是在自我隔离,不愿面对外界的喧嚣与冷漠,也可能是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思念使然。
“双眉攒桂叶,恨向青山叠”中,“双眉攒桂叶”以自然界的景象比喻人物的愁容,形象地描绘出眉头紧锁、愁思如山的情态。“恨向青山叠”则表达了对远方或已逝去的美好事物的深深怀念与遗憾,恨不能将这份情感寄托于青山之上,让其成为永恒的记忆。
最后,“心事莫瞒它,含愁诉落花”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在无人倾诉的情况下,只能将心事寄托给随风飘落的花瓣,希望它们能带走自己的忧愁与思念。这一场景既充满了诗意,又蕴含着深深的孤独与无奈。
整体而言,《菩萨蛮》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深刻地揭示了离别之痛与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过往的追忆与怀念。
会稽晋名山,中有千世宝。
斯人临池波,历历照穹昊。
流传长安道,老僧惕如捣。
昭陵云雾深,玉匣失所保。
周成《顾命》篇,垂戈列经诰。
至今天下人,欲观何由讨。
幸然定武石,难容以智造。
宋家几播迁,惜哉迹如扫。
眼明偶相遇,精神更美好。
五字未曾缺,才出绍彭早。
《黄庭》亦不存,《瘗鹤》殊渺渺。
摩挲忆真者,须发空自皓。
六龙西北驰,群鸟东南翔。
感我客游士,心神随飞扬。
迢迢踰大河,恍恍越崇冈。
已惊时序易,复念道路长。
驱车出东门,浩歌慨以慷。
燕蓟岂不乐,吴楚为我乡。
父母久违离,兄弟不在旁。
当兹遂归去,聊可慰中肠。
写经母血尽,长素母容枯。
烧蜜炼顶臂,孰非母肌肤。
岂不痛至骨,为母忍斯须。
南北万馀里,来往如趁虚。
天高孝可感,报应非浮屠。
出门访东家,遇否不可虞。
茫然求我天,再见得所图。
昔者别儿时,那有此头颅。
明明陈左验,大恸绝复苏。
向来相妒人,泣下成欷歔。
收泪相劳苦,何异得乳雏。
不即遂其志,彼张非丈夫。
冠巾有妇子,谅亦母所娱。
为佛再有母,初志不敢渝。
但期百年内,奉母与佛俱。
虽非圣贤事,区区守其愚。
为君赋高谊,感我真穷孤。
弃我十二年,人母我独无。
天涯尚可寻,地下不可呼。
男儿远向交河道,铁马金戈事征讨。
边头八月霜风寒,欲寄戎衣须趁早。
急杵清砧捣夜深,玉纤铜斗熨帖平。
裁缝制就衣袄裙,千针万线始得成。
封裹重重寄边使,为语夫君奋忠义。
好将功业立边陲,要使声名垂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