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月十四日发京》
《四月十四日发京》全文
元 / 傅若金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六龙西北驰,群鸟东南翔。

感我客游士,心神随飞扬。

迢迢踰大河,恍恍越崇冈。

已惊时序易,复念道路长。

驱车出东门,浩歌慨以慷。

燕蓟岂不乐,吴楚为我乡。

父母久违离,兄弟不在旁。

当兹遂归去,聊可慰中肠。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四月十四日发京》展现了诗人离别京城,踏上归途时复杂的心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将个人的情感与宏大的自然景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首句“六龙西北驰,群鸟东南翔”以神话中的六龙驾驭日车为喻,象征时间的流逝,同时通过群鸟的飞翔方向,暗示诗人内心的漂泊感。接着,“感我客游士,心神随飞扬”,直接表达了诗人作为旅人的身份,以及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迢迢踰大河,恍恍越崇冈”描绘了诗人穿越广阔大地的壮丽景象,同时也隐含着旅途的艰辛与孤独。“已惊时序易,复念道路长”则反映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和对未知路途的忧虑。

“驱车出东门,浩歌慨以慷”表现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豪迈与悲壮,即使心中充满不舍,仍要勇敢地踏上归途。“燕蓟岂不乐,吴楚为我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即便他乡亦能成为心灵的寄托。

最后,“父母久违离,兄弟不在旁。当兹遂归去,聊可慰中肠”道出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归家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亲情的深切怀念,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思考。

作者介绍
傅若金

傅若金
朝代:元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生辰:1303—1342

傅若金(1303—1342) 字与砺,一字汝砺,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傅若金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 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猜你喜欢

梅市道中二首·其一

去去浮官浦,悠悠数客樯。

蓼花低蘸水,枫树老经霜。

箫鼓迎神闹,锄耰下麦忙。

城西小市散,归艇满斜阳。

(0)

晚晴书事呈同舍

鱼复城边夕照红,物华偏解恼衰翁。

巴莺有恨啼芳树,野水无情入故宫。

许国渐疏悲壮志,读书多忘愧新功。

因君共语增惆怅,京洛交游欲半空。

(0)

庵中独居感怀三首·其一

身愈龙钟发愈稀,流年冉冉迫残晖。

读书十纸勤虽在,上树千回事已非。

仗马曾鸣宜取斥,牧羝虽乳亦忘归。

馀生自笑知何似,万里辽天老令威。

(0)

阆中作二首·其二

挽住征衣为濯尘,阆州斋酿绝芳醇。

莺花旧识非生客,山水曾游是故人。

遨乐无时冠巴蜀,语音渐正带咸秦。

平生剩有寻梅债,作意城南看小春。

(0)

读宛陵先生诗

李杜不复作,梅公真壮哉。

岂惟凡骨换,要是顶门开。

锻鍊无遗力,渊源有自来。

平生解牛手,馀刃独恢恢。

(0)

读史

青灯耿耿夜沉沉,掩卷凄然感独深。

恤纬不遑嫠妇叹,美芹欲献野人心。

孤忠要有天知我,万事当思后视今。

君看宣王何似主,一篇庭燎未忘箴。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