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重一函捧,未开心已愁。
还将两行泪,并作十分秋。
新恨传青鸟,浮生寄白鸥。
凄风兼苦雨,点滴到胸头。
珍重一函捧,未开心已愁。
还将两行泪,并作十分秋。
新恨传青鸟,浮生寄白鸥。
凄风兼苦雨,点滴到胸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客居他乡,在中秋时节收到家书,却伴随着连绵秋雨的情景。诗中充满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家人的牵挂。
首句“珍重一函捧,未开心已愁”,开篇即点明了诗人收到家书时的心情,虽然小心翼翼地捧着信函,还未打开就已经感到了内心的愁绪。这种愁绪并非因信函内容而起,而是对远方家人的思念和担忧所致。
接着,“还将两行泪,并作十分秋”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收到家书后的情感波动。泪水与秋意交织在一起,不仅加深了诗人的愁绪,也渲染了秋天特有的凄凉氛围。这里的“十分秋”既是对秋意浓重的描述,也是诗人情感达到极致的象征。
“新恨传青鸟,浮生寄白鸥”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青鸟在古代常被用来传递消息,这里借指家书,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新愁。而“浮生寄白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现实束缚下的无奈与逃避。白鸥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与诗人渴望逃离当前困境的心理相呼应。
最后一句“凄风兼苦雨,点滴到胸头”将自然界的凄凉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愁苦融为一体。风雨交加的夜晚,每一滴雨声都仿佛敲击在诗人心头,加重了他的忧伤。这种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也强化了诗人孤独无助的形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融合,展现了诗人客居异乡时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感染力,情感真挚动人,是清代文学作品中的佳作。
人间妙伎古亦有,画虎从来易成狗。
何人为作老于菟,鼎死百年无此手。
想当运笔亦有神,睥睨知谁看回肘。
便恐阴崖风雨来,何止草中狐兔走。
易生惊猿羞挂枝,周昉稚犬空复肥。
画中生意似可喜,此虎一出无馀姿。
迩来丧乱书阨苦,唯有君家此画古。
妖狐一丘渠自安,狡兔三窟无人取。
建章宫殿空咸阳,猛士知谁守疆土。
藜藿不采虎在山,安得有臣如此虎。
江南地暖不藏雪,六月无冰破烦热。
俱在炎官火伞中,暍死行人不堪说。
今年渡江当入淮,淮人荫子恰复开。
眼明一见玉壶面,仿佛肺腑无尘埃。
使君忽遣铃下走,金盆分似来铃斋。
方圭圆璧不可数,玉峰中立高崔嵬。
蔗浆退舍不入口,井花避席当停杯。
我生坐甑安得此,借以清风亦聊尔。
明年公复侍甘泉,御府分光照窗几。
却忆敲冰饷野人,回望江城在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