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客中秋雨接家书寒衣二首·其二》
《客中秋雨接家书寒衣二首·其二》全文
清 / 蒋葆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珍重一函捧,未开心已愁。

还将两行泪,并作十分秋。

新恨传青鸟,浮生寄白鸥。

凄风兼苦雨,点滴到胸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客居他乡,在中秋时节收到家书,却伴随着连绵秋雨的情景。诗中充满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家人的牵挂。

首句“珍重一函捧,未开心已愁”,开篇即点明了诗人收到家书时的心情,虽然小心翼翼地捧着信函,还未打开就已经感到了内心的愁绪。这种愁绪并非因信函内容而起,而是对远方家人的思念和担忧所致。

接着,“还将两行泪,并作十分秋”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收到家书后的情感波动。泪水与秋意交织在一起,不仅加深了诗人的愁绪,也渲染了秋天特有的凄凉氛围。这里的“十分秋”既是对秋意浓重的描述,也是诗人情感达到极致的象征。

“新恨传青鸟,浮生寄白鸥”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青鸟在古代常被用来传递消息,这里借指家书,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新愁。而“浮生寄白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现实束缚下的无奈与逃避。白鸥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与诗人渴望逃离当前困境的心理相呼应。

最后一句“凄风兼苦雨,点滴到胸头”将自然界的凄凉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愁苦融为一体。风雨交加的夜晚,每一滴雨声都仿佛敲击在诗人心头,加重了他的忧伤。这种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也强化了诗人孤独无助的形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融合,展现了诗人客居异乡时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感染力,情感真挚动人,是清代文学作品中的佳作。

作者介绍

蒋葆元
朝代:清

字震初,莼子。宣统己酉岁贡。安徽候补县丞。著有拙盦诗稿,酒雨香云阁词钞。
猜你喜欢

谢曾使君惠丹邱集

旧说江西一派禅,公家得法自当年。

回风流雪何人似,宝钵天衣几世传。

后学安能窥制作,老夫犹喜奉周旋。

寒窗读罢无人语,只有灯花欲斗妍。

(0)

题包鼎大虎图

人间妙伎古亦有,画虎从来易成狗。

何人为作老于菟,鼎死百年无此手。

想当运笔亦有神,睥睨知谁看回肘。

便恐阴崖风雨来,何止草中狐兔走。

易生惊猿羞挂枝,周昉稚犬空复肥。

画中生意似可喜,此虎一出无馀姿。

迩来丧乱书阨苦,唯有君家此画古。

妖狐一丘渠自安,狡兔三窟无人取。

建章宫殿空咸阳,猛士知谁守疆土。

藜藿不采虎在山,安得有臣如此虎。

(0)

徐使君送冰

江南地暖不藏雪,六月无冰破烦热。

俱在炎官火伞中,暍死行人不堪说。

今年渡江当入淮,淮人荫子恰复开。

眼明一见玉壶面,仿佛肺腑无尘埃。

使君忽遣铃下走,金盆分似来铃斋。

方圭圆璧不可数,玉峰中立高崔嵬。

蔗浆退舍不入口,井花避席当停杯。

我生坐甑安得此,借以清风亦聊尔。

明年公复侍甘泉,御府分光照窗几。

却忆敲冰饷野人,回望江城在千里。

(0)

五杂俎·其一

五杂俎,垄头水。往复来,玉关骑。不得已,从士子。

(0)

白鹤词·其四

三山碧海路非遥,来瑞清都下紫霄。

霜雪羽毛冰玉性,瑶池深处啄灵苗。

(0)

玉清乐·其七

五色云营叆叆屯,三三洞户敞琼门。

何方道士通朱表,玉女飞函达上尊。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