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卸帆黄鹤浦,三湘夜色带霜天。
风鸣岸叶潮初落,月到船窗客未眠。
邻笛凄凉临野水,驿楼迢递隐江烟。
年年踪迹犹萍梗,肠断孤云若个边。
日夕卸帆黄鹤浦,三湘夜色带霜天。
风鸣岸叶潮初落,月到船窗客未眠。
邻笛凄凉临野水,驿楼迢递隐江烟。
年年踪迹犹萍梗,肠断孤云若个边。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拟卢允言晚次鄂州》描绘了夜晚在黄鹤浦停泊时的景象。首句“日夕卸帆黄鹤浦”,写傍晚时分船只在黄鹤浦靠岸,暗示旅途的疲惫。次句“三湘夜色带霜天”则点出地点和季节,夜晚的湘江带着寒霜,渲染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风鸣岸叶潮初落”描绘了潮水退去后,风吹过岸边落叶的声音,增添了寂静中的动态感。接着,“月到船窗客未眠”通过月光洒进船舱,暗示诗人尚未入睡,可能在思乡或回味旅程。
“邻笛凄凉临野水”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凄凉,远处田野上传来的笛声显得格外凄清。最后一句“肠断孤云若个边”以孤云自比,表达了诗人漂泊无定、内心苦闷的情感,形象地传达了羁旅之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鄂州景色,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梧桐生朝阳,翙翙凤鸟至。
惟贤斯召贤,莫之致而致。
淮海天下才,磊落负奇气。
命驾来苏公,崇丘此焉憩。
孙王亦可人,谈笑幸相值。
酒酣望终古,青天照残醉。
想见掀髯时,峥嵘吐高议。
胜事近千载,风流未坠地。
谁云培塿卑,而作乔岳视。
临川亦居停,遗迹无人识。
怀古发长谣,霜风飒清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