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黄鸟亦知音,翠嶂频传绿绮琴。
今日五湖烟水窟,鱼龙可解听狂吟?
当年黄鸟亦知音,翠嶂频传绿绮琴。
今日五湖烟水窟,鱼龙可解听狂吟?
这首诗描绘了琴台的历史与变迁,以及自然与人文的交融。首句“当年黄鸟亦知音”,以黄鸟喻人,暗示琴台曾是音乐与自然和谐共处之地,黄鸟仿佛能理解音乐之美,暗含着对往昔琴台盛景的怀念。次句“翠嶂频传绿绮琴”,翠嶂即青翠的山峦,绿绮琴则是古代名琴的代称,此处描绘出琴声在山间回荡的情景,充满了诗意和宁静之美。
后两句“今日五湖烟水窟,鱼龙可解听狂吟?”则将视角拉回到当下,五湖烟水窟象征着今日的琴台可能已不如往昔繁华,鱼龙在这里比喻听众或知音,表达了一种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诗人似乎在问,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是否还有人能够理解并欣赏这狂放不羁的吟唱?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劝子一杯酒,清泪不须流。
人间千古,俯仰如梦说扬州。
何况楚王台畔,为雨为云无限,人事付轻沤。
聚散随来去,天地有虚舟。谪仙人,解金龟,换美酒。
载与君游,流水曲觞且赓酬。
麾盖飞迎过霭,江滨响振歌喉,拚醉又何求。
三万六千日,日日此优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