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华构越江湾,盛种琅玕绕画阑。
色带潇湘烟欲暝,翠分淇澳露初乾。
孤贞雅喜同襟度,劲节真堪共岁寒。
旧业轩岐多秘术,相从何日问丹还。
故人华构越江湾,盛种琅玕绕画阑。
色带潇湘烟欲暝,翠分淇澳露初乾。
孤贞雅喜同襟度,劲节真堪共岁寒。
旧业轩岐多秘术,相从何日问丹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高雅的竹林图景,诗人以“翠筠轩”为题,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
首联“故人华构越江湾,盛种琅玕绕画阑”,开篇即点出“翠筠轩”的所在,江湾处的华丽建筑,周围繁茂的翠竹环绕,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这里的“华构”、“琅玕”(即竹子)和“画阑”(装饰精美的栏杆),都体现了主人对环境的精心布置和高雅品味。
颔联“色带潇湘烟欲暝,翠分淇澳露初乾”,进一步描绘了竹林的景象。潇湘烟雾缭绕,仿佛整个竹林都被一层轻纱覆盖,而晨露初干,翠绿的竹叶在阳光下闪烁,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两句通过色彩和光影的变化,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意境。
颈联“孤贞雅喜同襟度,劲节真堪共岁寒”,转而抒发了诗人对竹子品格的赞美。竹子以其坚韧不拔、高洁清雅的特性,象征着君子之德。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与竹子精神上的共鸣,以及对坚贞不渝、不畏严寒的品质的向往和追求。
尾联“旧业轩岐多秘术,相从何日问丹还”,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古代医学家黄帝和岐伯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希望与竹林中的隐士或志同道合者共同探讨人生哲理、追求心灵深处的平静与和谐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竹林的美丽景色,更通过竹子这一意象,寄托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楼阁夜明水,枫冷雁横天。
不知今夕何夕,对此思华年。
记我骑云飞去,曾到广寒仙宇,天袂至今寒。
云外小垂手,声在步虚间。罢歌舞,何处篴,又惊眠。
十洲三岛,在眼一镜万沤圆。
画鼓连江暝合,醉把铜壶敲缺,天际此身全。
帆影碧空尽,秋水自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