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稽古篇止于秦汉唐以下先以诗述其概六首·其二》
《稽古篇止于秦汉唐以下先以诗述其概六首·其二》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虞]韵

信书书已不胜诬,及史史之阙则无。

燃笔为犀神鬼照,鞭心作驭帝王俱。

且看兴废如环转,岂令纲维绝援扶。

数卷先标人物论,千秋复见古今模。

(0)
鉴赏

这首诗《稽古篇止于秦汉唐以下先以诗述其概六首(其二)》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展现了其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

首联“信书书已不胜诬,及史史之阙则无”开篇即揭示了历史记载的复杂性与局限性。诗人认为,仅凭书籍记载的历史可能已被扭曲或失真,而历史本身的缺失也使得真相难以完全呈现。这反映了对传统文献记录的批判态度,以及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

颔联“燃笔为犀神鬼照,鞭心作驭帝王俱”运用生动的比喻,将历史的探索比作点燃智慧之火照亮黑暗,如同犀牛角般穿透迷雾;同时,以鞭子驾驭帝王,象征着历史的力量能够引导和约束权力。这两句强调了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它能揭示真相,指引正确的方向。

颈联“且看兴废如环转,岂令纲维绝援扶”进一步阐述了历史的循环与连续性。历史的兴衰更替如同圆环,不断循环,但历史的规律和道德准则(纲维)不应因此而中断,需要持续地被理解和维护。这体现了对历史周期性和道德恒常性的认识。

尾联“数卷先标人物论,千秋复见古今模”总结了历史研究的价值。通过几卷书的记载,可以勾勒出人物的生平事迹,展现他们的思想与行为模式,从而让后人得以借鉴。这句话强调了历史研究对于理解过去、指导现在乃至预见未来的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记载的反思、对历史力量的颂扬、对历史规律的认识以及对历史价值的肯定,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乍寒

秀色芳心晓露丛,翩翩凉叶舞西风。

虚檐四面摇翚扇,更遣清阴满座中。

(0)

梁山歌

雨雪霏霏,梁山之下。朴遫其凝,皓其郊野。

凛其寒矣,曷藏曷御。亲庭孔邈,孰为温者。

台不能此处,归途无所。台不能此处,曷其疾去。

(0)

吴江放船至枫桥湾

短篷负长虹,破䉬挂明月。

风马座中生,天幕波中出。

高城多隐映,远岫搀罗列。

少小泛吴江,始识仙凡别。

(0)

卧龙之游得秋字赋诗纪事呈同游诸名胜聊发一笑

蹑石度急涧,穷源得灵湫。

谽谺两对立,喷薄中怒投。

何年避人世,结屋栖岩陬。

嘉名信有托,故迹谁能求。

我来一经行,凄其仰前脩。

邻翁识此意,伐木南山幽。

为我立精舍,开轩俯清流。

多岐谅匪安,一壑真良谋。

解组云未遂,驱车且来游。

嘉宾颇蝉联,野蔌更献酬。

饮罢不知晚,欲去还淹留。

跻攀已别峰,窥临忽沧洲。

下集西涧底,沉吟树相樛。

玉渊茗饮馀,三峡空尊愁。

怀贤既伊郁,感事增绸缪。

前旌向城郭,回首千峰秋。

(0)

云谷二十六咏·其十七挥手

山台一挥手,从此断将迎。

不见尘中事,惟闻打麦声。

(0)

次韵择之怀张敬夫

往时联骑向衡山,同赋新诗各据鞍。

此夜相思一杯酒,回头犹记雪漫漫。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