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兴三首·其一》
《杂兴三首·其一》全文
明 / 陈汝言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皎皎秋夜月,流光鉴薄帷。

忧思不能寐,况此蛩声悲。

揽衣起徘徊,四顾安所之?

故乡渺何许,身在天一涯。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汝言的《杂兴三首(其一)》描绘了秋夜的寂静与诗人的孤独心境。"皎皎秋夜月,流光鉴薄帷",诗人以明亮的秋月和流动的月光映照着轻薄的帷帐,营造出清冷而寂静的夜晚氛围。"忧思不能寐,况此蛩声悲",诗人因内心的忧虑无法入眠,更被凄凉的蟋蟀声所触动,增添了愁绪。

"揽衣起徘徊,四顾安所之",诗人披衣起身,在室内徘徊,环顾四周却不知所措,表达了迷茫与彷徨。最后两句"故乡渺何许,身在天一涯"直抒胸臆,故乡遥远难寻,自己身处异乡,孤独无依,情感深沉而感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寂与思乡之情,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作者介绍

陈汝言
朝代:明   字:惟允   号:秋水   籍贯: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市)

陈汝言(生卒年不详),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字惟允,号秋水,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市)人,后随其父移居吴中(今江苏苏州)。能诗,擅山水,兼工人物。与兄陈汝秩(字惟寅)齐名,时人呼为大髯小髯。陈汝言画山水远师董源、巨然,近宗赵孟頫、王蒙,行笔清润,构图严谨,意境幽深。与王蒙契厚,传说王蒙在泰安时,曾面泰山作画,随兴所至,不时加笔,一幅图画了三年。陈汝言正巧来访,时遇大雪,他便用小弓挟粉笔弹在画上,将图改作雪景。王蒙叫绝,以为神奇,遂改题为《岱宗密雪图》。
猜你喜欢

野兴十六首·其十五晏起

婚嫁全不关心,理乱何曾到耳。

烟霞半觉华山,蝴蝶一帘庄子。

(0)

野兴十六首·其九栽花

换土栽培香国,围栏妆点花神。

前世河阳仙吏,别号汉阴丈人。

(0)

挽温敏之二首·其一

春江帆影挂斜晖,别泪曾沾病客衣。

万里燕台虚北望,千金骏骨竟南归。

才华梦笔名还在,功业凌云计已非。

野蝶不知人羽化,蘧园花落尚纷飞。

(0)

哀水祸二首·其二

摇艇冲涛去觅尸,孤儿寡妇泪淋漓。

蓬头纷向残云哭,雨脚还添薄暮时。

叹息贫民空有骨,翻疑造物本无知。

干戈又报征输急,满目疮痍可向谁?

(0)

秋夜与修公谈禅步投赠元韵酬答

谈禅深夜换更筹,支许从来得并游。

水月空门无色相,江山僧腊自春秋。

行携短杖归西土,不用馀钱买沃洲。

半偈片言同了了,谁云高论莫能酬?

(0)

送桂林孝廉舒再航计偕北上

东来犹带桂林香,豪宕诗仙并酒狂。

粤海一帆青雀舫,燕台三月紫骝缰。

秋风送客浮金菊,春色催人上玉堂。

北阙南溟万馀里,寸心遥逐大鹏翔。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