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句》
《句》全文
唐 / 金立之   形式: 句

烟破树头惊宿鸟,露凝苔上暗流萤。

山人见月宁思寝,更掬寒泉满手霜。

绀殿雨晴松色冷,禅林风起竹声馀。

风过古殿香烟散,月到前林竹露清。

更有闲宵清净境,曲江澄月对心虚。

寒露已催鸿北去,火云渐散月西流。

园梅坼甲迎春笑,庭草抽心待节芳。

(0)
注释
烟:雾气。
破:消散。
宿鸟:栖息的鸟。
宁:反而。
思寝:不想入眠。
掬:捧起。
绀殿:雨后的宫殿。
松色冷:显得幽冷。
禅林:禅寺。
竹声:竹叶声。
古殿:古老的殿堂。
香烟散:香烟消散。
心虚:心灵的空旷。
鸿:大雁。
火云:火红的云彩。
坼甲:绽放。
迎春笑:迎接春天的到来。
抽心:抽出新芽。
待节芳:等待节令的到来。
翻译
雾气消散,惊动了栖息在树梢的鸟儿,露水凝聚在青苔上,暗中闪烁着萤火虫的微光。
山居之人看到明亮的月光,反而不想入眠,他捧起冰冷的泉水,手心沾满了霜华。
雨后的宫殿显得更加幽冷,禅林中风起,竹叶声声作响。
风吹过古老的殿堂,香烟散去,月光洒在前方的竹林,露珠清澈。
夜晚的宁静更显清幽,曲江边明月映照心灵的空旷。
寒露催促大雁向北飞去,火红的云彩渐渐消散,月亮向西缓缓落下。
园林中的梅花绽放,迎接春天的到来,庭前的草木抽出新芽,等待节令的到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山人在深秋或早冬的夜晚,独自徜徉于自然之中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界细腻感知和深邃意境的表达。

开头两句“烟破树头惊宿鸟,露凝苔上暗流萤”生动地描绘出秋夜的宁静与凉爽。树上的烟气逐渐散去,惊扰了栖息在枝头的鸟儿,而地面上的露水则凝结成冰,点缀其间的小萤火虫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接着“山人见月宁思寝”表现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在静谧的夜晚独自一人,对着明亮的月光沉浸于深深的思考之中。紧跟着的是“更掬寒泉满手霜”,诗人不仅在精神上与自然对话,甚至以身体感受那清冷的泉水和霜冻。

“绀殿雨晴松色冷”中的“绀殿”可能指的是一座古老的寺庙,而“雨晴松色冷”则是对那座建筑周围环境的一种描写,给人以宁静而萧瑟之感。紧接着“禅林风起竹声馀”中,“禅林”意味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状态,而“风起竹声馀”则是自然界对这种精神状态的呼应。

诗人的情感在“风过古殿香烟散,月到前林竹露清”这两句中达到了高潮。这里不仅是对视觉和听觉的描绘,更是对历史和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悟。古老的殿宇,飘散的香烟,以及明净的月光,都在讲述着岁月的故事。

最后几句“更有闲宵清净境,曲江澄月对心虚。寒露已催鸿北去,火云渐散月西流。”则是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他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同时也感慨于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迁。

“园梅坼甲迎春笑,庭草抽心待节芳”两句,则是对来临春天景象的一种憧憬。梅花在寒冷中尚存刚强之美,而庭院中的草木则在等待着春天的到来,以展现它们的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细腻入微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金立之
朝代:唐

唐时新罗人。敬宗宝历元年,随新罗王子金昕入唐,曾至长安青龙寺、清远峡山寺。宣宗大中九年,任新罗秋城郡太守。
猜你喜欢

赋斯旭侄古铜香奁

香奁制古暗尘霾,吟袖摩挲秀润开。

翠蚀螭文迷岁代,金销龙篆杂云雷。

华堂秋暖凝鸡舌,燕寝霜寒压麝煤。

最爱酒醒残月候,澹烟斜缕伴琴台。

(0)

六歌·其一

有客还故都,鬓发秋萧疏。

微名弃敝屣,薄业荷长锄。

亲朋老来尽,庐屋乱中除。

呜呼恸幽戚,行行重踟蹰。

(0)

送张茂异游江浙

装束行行天一涯,古来浙郡最繁华。

西湖看雨船如屋,南市游春酒当茶。

孔雀花阶苏小墓,胡瓶白塔赵王家。

人生到处堪为乐,莫感离情起叹嗟。

(0)

杂兴四首寄芳洲·其二

世故年来阅已深,万方覆却不惊心。

莫嫌叔夜未忘锻,自是渊明偶有琴。

衣食未妨依马磨,文章何必衒鸡林。

人生留得青青鬓,莫遣吴霜取次侵。

(0)

卜居石虎岭四首·其二

乡邻皆朴实,同调有钟期。

卜宅斯为善,躬耕尚未迟。

嘉禾盈绿野,春水足黄陂。

虎岭饶风月,他年啸傲宜。

(0)

暮春客感

酒醒危楼夜,寒灯独可亲。

无知关塞月,偏照别离人。

往事随流水,新愁寄暮春。

有情应有恨,此恨渺无垠。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