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录汉唐事六言五首·其二》
《录汉唐事六言五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六言诗  押[支]韵

群雄竞起问鼎,老贼傍观朵颐。

汾阴三趾去矣,桐江一丝系之。

(0)
注释
群雄:众多有实力的人。
竞起:争相兴起。
问鼎:试图夺取最高权力。
老贼:指有权势但不正直的人。
傍观:在一旁观看。
朵颐:形容人悠闲地吃东西或欣赏。
汾阴:古代地名,这里代指权力中心。
三趾:比喻大部分势力或优势。
去矣:离去,消失。
桐江:又名钱塘江,这里可能象征一线生机或希望。
一丝:极小的一点。
系之:维系,连接。
翻译
各路英雄纷纷争夺霸业,狡猾的老贼在一旁袖手旁观,享受着
看着汾阴之地的权力争夺,就如同一只脚已经离开,而桐江的一线希望维系着
鉴赏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古代英雄竞相试举鼎的壮观场景。"群雄竞起问鼎"表达了英雄们争先恐后的气势,"老贼傍观朵颐"则透露出旁观者的冷静与世故。接下来的"汾阴三趾去矣,桐江一丝系之",通过对地理位置的描写,勾勒出英雄们举鼎后的场景变化。

诗人运用"鼎"这一象征权力和力量的器物,将试举鼎这个行为转化为一种精神象征。通过这样的表达,诗人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上争斗的激烈,而且还反映出英雄们对荣耀与地位的渴望。

同时,这首诗也蕴含着对历史变迁和英雄时代的无奈感怀。"老贼傍观朵颐"一句,似乎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而"汾阴三趾去矣,桐江一丝系之"则暗示了时间流逝与历史变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英雄试举鼎场景的刻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独到的艺术表达。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法曲献仙音.园居春尽病起闻雨述怀

诗骨裁花,酒香行药,径曲苍苔埋步。

暗烛吹烟,冷篝销雪,愔愔晚寒帘户。

甚梦也和天瘦,空阶夜还雨。

悄吟绪,占吴根、小城一角,墙柳外、依约远山黛妩。

絮捲陌尘飞,放东风、莺燕无主。故国楼台。

映沧波、空剩歌舞,怕雕阑都换,更倚伤春高处。

(0)

玉烛新.小春海棠,梦窗词手稿有是题,丁香结一解,江南冬燠,春卉再荂而海棠益凄丽可玩,因依梦窗题格赋之

冰绡和泪浣。又梦唤春回,绕花千转。

凤窠织就同心锦,肯为伤秋肠断。娇霞半面。

趁醉夜、珠帘重捲。

催冷艳,还照珍丛,愁凝蜡盘红短。

依依睡起西阑,怪海国狂尘,旧芳都换。

倚寒翠袖应自惜,镜里过时匀染。移春小槛。

问月地、云阶谁见。休再觅、颠嫁东风,妆成恨晚。

(0)

湘月

桂阴小榭,隔纱栊听水,如坐云雾。

细雨檐花,奈曲里,总是潇潇愁绪。

枫驿初鸿,柳桥残燕,画烛裁秋句。

西阑休倚,数峰相对清苦。

犹忆卧酒琴台,磨空一镜,照青山今古。

塔影苍寒,问石上、招得秋魂来否。

蹋叶虚廊,采香断径,事与孤云去。

凄然良夜,梦游凝想仙侣。

(0)

夜宿司徒铺以送徒喧杂锅釜不空童仆不及炊爨而去因忆岭南旧事谩赋

忆从绣水入高州,篁竹萧萧万岭秋。

道上行人敲石火,截筒炊饭也风流。

(0)

赋白纻词赋赠旷伯逵归豫章

吴姬十五鬟初结,白纻新裁光照雪。

手折芙蓉上彩舲,自唱吴歌送行客。

玉盘馔列鱼与凫,美酒丝络黄金壶。

江寒月出欢未极,城上霜飞啼晓乌。

唱吴歌,歌白纻,拂袖当筵为君舞。

井阑络纬方悲啼,还念寒机织成苦。

京城锦绣段,名都金缕衣。

一时服饰岂不华,岁晏漂落当何归。

朔风吹尘扑人面,敛袂褰裳泪如霰。

君行莫忘当别时,妾心皎皎难自持。

(0)

楚酒苦如檗歌

楚酒苦如檗,燕酒毒有灰。

自能螫喉吻,何以宽心怀。

不如江南有美酒,香如芙蓉色如柳。

小瓶浮蚁信宿成,大瓮沈醅十年久。

饮之不鸷亦不狞,温温如春和且平。

丹田微蒸香露溢,着面已觉赪霞生。

当时放意事杯酌,倒海回山恣行乐。

有时醉倒黄公垆,卧看山花酒中落。

一从远游楚与燕,苦曲黄米无甘泉。

刮肠呕胃甚荼蓼,使我颦蹙清樽前。

何时南归事林亩,邻曲招寻二三友。

呼儿多与种秫田,日日花前饮春酒。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