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蠋能存齐,功与安平似。
义激亡大夫,相聚求王子。
一言作战气,燕军尽披靡。
布衣不北面,在位宁无死。
徇国成功名,为齐复伦理。
襄王得立时,封爵乃忘尔。
王蠋能存齐,功与安平似。
义激亡大夫,相聚求王子。
一言作战气,燕军尽披靡。
布衣不北面,在位宁无死。
徇国成功名,为齐复伦理。
襄王得立时,封爵乃忘尔。
此诗《咏古(其七)》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赞扬了王蠋在齐国存亡之际的英勇行为和高尚情操,以及他坚守道义、不畏强权的精神。通过描述王蠋及其追随者为了保护王子而战,最终使燕军溃败的情景,展现了王蠋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信念。
诗中提到“布衣不北面”,意指即使身为平民,也不向敌人低头,表现出王蠋及其追随者的不屈精神。同时,“在位宁无死”则强调了他们即使在高位,也愿意为国家付出生命的决心。这种舍生取义的行为,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英雄主义,也彰显了对国家和道义的忠诚。
最后,“徇国成功名,为齐复伦理”表达了王蠋及其追随者为国家的荣誉和恢复道德秩序所做出的贡献。当“襄王得立时,封爵乃忘尔”一句出现,意味着即使在权力和地位面前,他们依然坚守初心,不为私利所动,展现出高尚的人格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王蠋及其追随者事迹的描绘,颂扬了他们在历史关键时刻展现出的勇气、忠诚和高尚情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正义的追求。
蟾光汉影流高梧,凛秋来哉胡为乎。
自昔愁人易感触,遣怀聊展乞巧图。
当前即景更无那,秋色秋声纷四座。
脱胎粉本古有之,爰命濡毫为仿作。
经营却喜青出蓝,神珠象罔宛能探。
汝宗云鹏工变相,家鸡野鹜何妨兼。
东邻西舍嫏嬛聚,谁家庭院深深处。
强为欢笑夜方凉,未毕衷情天欲曙。
安排金镊更锦梭,翠盘紫褥摩㬋罗。
盘鸦堕鸟装无定,一一翘瞻向绛河。
吁嘻图写神貌有若此,有道存焉岂徒技。
玉阶几点熠耀流,银塘一夜芙蓉紫。
却顾楼头乞巧筵,刻牛画鹊羞常年。
长歌题罢转自哂,儿女子情何事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