崧台百尺俯沧波,上有飞楼复道多。
万嶂高从窗口出,千帆低向槛前过。
山川此日无铜界,城阙当年满玉珂。
西望苍梧烟雨暗,重华有泪在牂牁。
崧台百尺俯沧波,上有飞楼复道多。
万嶂高从窗口出,千帆低向槛前过。
山川此日无铜界,城阙当年满玉珂。
西望苍梧烟雨暗,重华有泪在牂牁。
这首诗描绘了登阅江楼所见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感慨。首联“崧台百尺俯沧波,上有飞楼复道多”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阅江楼的雄伟气势,百尺高的楼台俯瞰着浩瀚的江水,楼上有飞檐翘角的建筑和曲折的走廊,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颔联“万嶂高从窗口出,千帆低向槛前过”进一步描绘了楼外的景象,群山峻岭仿佛从窗户中涌出,船只则在栏杆前缓缓驶过,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颈联“山川此日无铜界,城阙当年满玉珂”转而抒发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山川依旧,但昔日的铜界(可能指某种军事防御设施)已不复存在,当年繁华的城阙如今满是玉珂(可能是形容昔日的繁华景象),表达了对往昔荣光不再的深深惋惜。
尾联“西望苍梧烟雨暗,重华有泪在牂牁”以西望苍梧的烟雨为背景,暗喻着对远方或过去某个地方的怀念,其中“重华”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帝王,这里的“有泪在牂牁”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或某种理想状态无法实现的哀伤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登楼远眺的场景,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的思考,既有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也有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反思,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文锋困挫离场屋,武略纵横勤冕旒。
国士传家虽有子,将军终老不封侯。
抱冰末路垂三纪,埋玉空山第一秋。
馀派江东藉云荫,载瞻遗像涕交流。
东池种莲子,西池养肥鱼。
盈缸酿美酒,满盘具新蔬。
客来径一醉,疑是桃源图。
此事未足议,弟兄皆业儒。
大弟已登科,高名动乡闾。
季弟复连荐,豹变应时须。
长兄恬自养,云卧随卷舒。
物至我则应,隐德良有馀。
客有醉吟叟,六月骑蹇驴。
避暑寻名山,遂登君子居。
饮弄池上月,一宿能清虚。
相看不相厌,欲去且踟蹰。
世人孰无累,贵彼方外人。
超然云霞趣,迥脱生死轮。
周也漳南释,开轩瞰漳滨。
山光并水影,二物长清新。
尤爱明月夕,苍林变金银。
焚香坐轩上,时或要静宾。
幸无歌吟喧,得与麋鹿驯。
尝茶煮山药,长养菩提因。
岂慕富且贵,宁忧贱与贫。
我来勿厌数,从尔陶天真。
念念递迁谢,新新来未停。
把镜览素发,不觉今年生。
生世能几何,焰长烛愈短。
劝吾杯中物,到手莫辞满。
阳春才烂漫,花片已飞舞。
纷如晴后雪,半作燕巢土。
尧舜竟何在,楚汉空战争。
胜负一日事,寂寥千载名。
隐几聊自悲,悲竟复长啸。
真体元空无,谁与我同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