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试事已毕呈毕嘉会少京兆》
《试事已毕呈毕嘉会少京兆》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自拜天颜入棘闱,斯文曾不乏瞻依。

从知忠信堪凭仗,何处荣华免是非。

秋月普来心里照,晨星谁道眼中稀。

提携京兆逢贤佐,未许权舆咏落晖。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林光所作,名为《试事已毕呈毕嘉会少京兆》。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科举考试结束后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自拜天颜入棘闱,斯文曾不乏瞻依”,描绘了诗人参加科举考试的情景,以“拜天颜”象征对朝廷的敬畏与对科举制度的尊重,“棘闱”则指代考场的森严与紧张氛围。诗人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斯文之气依然不减,体现了他对文化传承的自信与坚守。

颔联“从知忠信堪凭仗,何处荣华免是非”,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忠诚与诚信的价值观。他认为,在任何情况下,忠心与诚信都是可以信赖的品质,而荣华富贵并不能保证一个人免于是非与争议,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

颈联“秋月普来心里照,晨星谁道眼中稀”,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内心的感受。秋月的普照象征着光明与希望,即使在内心深处也能感受到温暖与指引;而晨星虽稀,但在诗人眼中却并不显得孤单,暗示了即使在困难时刻,也应保持乐观与坚韧。

尾联“提携京兆逢贤佐,未许权舆咏落晖”,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与合作的期待。他希望在京城遇到贤能的助手,共同创造辉煌,而不是在日落时分独自吟唱,暗含了对事业成功与团队合作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对个人品德的坚持以及对未来合作与成功的渴望,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乙巳秋会青原有怀

忆昔少年来问道,恭逢名硕聚一堂。

空林歌声裂金石,德音孔昭奏宫商。

转眼韶光三十载,可堪耆旧半消亡。

岩头只见白云飞,巍巍古道成榛荒。

今年天气倍清明,虚堂秋色来萧爽。

赖有济济诸年少,閒将疑义共欣赏。

一木岂能支大厦,愧我无端成独往。

但使耳根声不断,不嫌孤峰独拍掌。

君不见老僧凿石寄岩阿,朝朝苾刍念弥陀。

吾侪空负缨冠志,竟将岁月苦蹉跎。

夜来检点平生事,俯仰先贤愧已多。

寄语同心齐努力,莫将古洞挂薜萝。

(0)

题南皋小隐处

昔云大隐隐城市,我今小隐隐招提。

招提半在山之曲、水之涯。

识破万事等浮沤,残生从此托一枝。

忆昔射策黄金榜,英风凛凛逼斗维。

誓策功勋报天子,笑杀管晏何卑卑。

于今老去岩壑里,日月不居双鬓丝。

床头一剑蒯缑尽,闻鸡起问夜何其。

壮心只今己销磨,侧足空门有所思。

半榻时枉明月照,短衣不禁松风吹。

野僧终日问姓字,笑指白云莽莽垂。

我生无姓亦无字,迹遍名山号无为。

有时散发解天韬,有时放歌和天倪。

有时醉酌花间酒,有时閒题壁上诗。

无修无證亦无持,但教名姓不出山,那管世人知不知。

(0)

偶占七首·其二

初学苦支离,閒心自得师。

纤毫皆帝力,无语付天倪。

(0)

题许给谏广易通

归善杨少宰,卓哉百世贤。

一从观化后,南望几呜咽。

挺然赖夫君,研易续新编。

易道通三才,谁能得其全。

明珠并瓦砾,随地有真诠。

达者须识取,一勺即深泉。

矫揉非大道,神圣以天然。

寄语会心人,素琴本无弦。

(0)

哀丁生宾

丁郎皎皎玉为姿,灵輀忍睹赴郊圻。

斯人厌世一何蚤,斯世可无宁馨儿。

克孝两亲悌厥长,肯忘根本伤同枝。

若兄先去悲无歇,镕金为主相奉持。

锦袭真容时左右,千里间关不暂遗。

嗟余平生罕窥此,何不住世挽风靡。

谁不孝悌本至性,谁将此道不陵夷。

尔可赎兮我身百,伤怀为尔泣涟洏。

(0)

咏耿敬亭年伯

昔行大河涯,徘徊砥柱下。

砥柱高百寻,黄流任奔泻。

崚嶒不妩媚,不乏妩媚者。

群籁亦交发,如奏郑与雅。

众喙匪可缄,嗟咨谁能舍。

巍巍寒嵯峨,而今安在也。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