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篱曲巷守枯蓬,短发萧骚巳负公。
出处无成嗟岁晚,兵戈未定愿年丰。
何烦卜澨知无妄,总有文章只送穷。
寂寂山翁拥炉坐,邻家燎火沸东风。
茅篱曲巷守枯蓬,短发萧骚巳负公。
出处无成嗟岁晚,兵戈未定愿年丰。
何烦卜澨知无妄,总有文章只送穷。
寂寂山翁拥炉坐,邻家燎火沸东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翁在除夕之夜独坐炉旁,周围是寂静的山景与邻家的灯火。诗人以“茅篱曲巷守枯蓬”开篇,形象地勾勒出老翁居住环境的简陋与荒凉,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与孤独。接着,“短发萧骚巳负公”一句,通过描写老翁稀疏的头发,进一步表现了他的年迈和生活境遇的困顿。
“出处无成嗟岁晚”表达了老翁对自己一生追求未果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无奈。“兵戈未定愿年丰”则寄托了他对国家安宁、百姓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何烦卜澨知无妄,总有文章只送穷”两句,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淡然态度,认为无需占卜预测未来,因为文章可以表达心声,传递希望;另一方面也暗含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只能通过写作来排遣内心的苦闷。
最后,“寂寂山翁拥炉坐,邻家燎火沸东风”描绘了除夕之夜的场景:老翁独自坐在炉边,四周静悄悄的,只有邻居家的灯火在风中摇曳,增添了节日的气氛。这一画面温馨而略带凄凉,既展现了传统节日的欢乐,又蕴含了对孤独与寂寞的深刻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老翁在除夕夜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生活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和深沉的情感。
暮潮回。看津头、舟楫齐开。
送汝渡江,此别何时重来。
酒家明日无君迹,未挂帆、犹可倾醅。
憎多事,垂杨里,杜鹃呜咽声催。聊复循行岸隈。
将剩茝同攓,半晌低徊。刺眼乱山,寂历空天斜晖。
此行花月金阊路,漫殢春、弦管楼台。
君见否,村莺展翅,多半黄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