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景山河爽,闲居巷陌清。
已能消滞念,兼得散馀酲。
汲水人初起,回灯燕暂惊。
放怀殊未足,圆隙已尘生。
晓景山河爽,闲居巷陌清。
已能消滞念,兼得散馀酲。
汲水人初起,回灯燕暂惊。
放怀殊未足,圆隙已尘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早晨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晓景山河爽"一句中,“晓”指的是清晨,"景"是指周围的风光,而“山河爽”则表现了清新而明净的自然美。接着的“闲居巷陌清”更强调了一种幽静无扰的生活氛围。
诗人通过“已能消滞念,兼得散馀酲”表达了内心的平和与释然,"滞念"指的是心中的烦恼,而"馀酲"则可能是指酒后的微醺或是比喻生活中的一些小忧郁。这些都被诗人在清晨的宁静中消散。
“汲水人初起,回灯燕暂惊”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早晨人们起床汲水时的情景,以及夜晚点灯时燕子偶尔飞过窗前所带来的微小惊扰。这些细节丰富了诗的意境,同时也增添了一种生活的真实感。
最后,“放怀殊未足,圆隙已尘生”则表达了诗人对心灵自由和物质清贫的追求。“放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与自在,而“殊未足”则是说这种追求还没有达到满足。"圆隙"可能指的是窗户或是家中的角落,"已尘生"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平淡。
整首诗通过对早晨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体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开卷飒飒悲风生,仿佛纸上闻笳声。
杨朱自向歧路哭,王粲岂免思家情。
弱龄文章超流辈,洛下传闻纸增贵。
嘉誉曾标三凤凰,就中季札尤称最。
从来才命两相妨,失水抟风岂有常。
未许扁舟归鹤市,翻教尽室窜龙荒。
骨肉流离滞边徼,混同江冷霜飞蚤。
亭伯空衔去国悲,初明漫上通天表。
啮雪吞毡二十春,饱经险阻历艰辛。
莺花尚忆江南月,节序徒伤漠北人。
时时握管摅情素,万恨千愁此中露。
生还虽赋草堂词,旅梦犹惊瓯脱路。
我昔从游骑竹年,遗编展玩泪潸然。
休言塞外心颜苦,剩有人间著作传。
盛代崇文地,雍雍起凤鸣。
尊经罗坟典,开馆延豪英。
秋色入庭宇,槐风日夜清。
请业瞻人范,休居乐友声。
欣兹作人泽,敢忘稽古情。
旁搜惬心赏,默识探其精。
抗怀在千载,徽音聊可赓。
向晦万感息,群动寂无营。
素节兼静候,道机日以生。
壁空门不掩,时见孤月明。
君意乃浩然,临风一长啸。
集菀与集枯,性情岂殊好。
世人贵苟得,搴裳见嘲诮。
颇觉村野便,欣然侣渔钓。
内顾疏顽姿,未具肉食貌。
安命圣所先,亦匪慕高蹈。
白云深远林,青山满归棹。
入门对尊酒,弟兄自酬导。
努力成荣名,柴桑有同调。
张子独行儒,亮节遭世弃。
平生少壮怀,蹉跎鬓发悴。
黄鹄摩苍天,千里一鼓翅。
高鸿飞冥冥,不羡随阳计。
云胡附鸡鹜,局蹐泥滓内。
去去南山南,松涛写苍翠。
携家就樵牧,妻子相妩媚。
长歌紫芝曲,永负青云器。
挥手谢朋侪,君平亦弃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