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虫动秋感,切切号枯林。
一声声断续,沁入离人心。
寥韵发空谷,馀响曳墙阴。
掩抑知情重,纡回觉思沈。
此时方静嘿,况复闻城砧。
露虫动秋感,切切号枯林。
一声声断续,沁入离人心。
寥韵发空谷,馀响曳墙阴。
掩抑知情重,纡回觉思沈。
此时方静嘿,况复闻城砧。
这首诗名为《闻蝉》,是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描绘了秋夜中露虫的哀鸣与落叶枯林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悲凉的氛围。
首句“露虫动秋感”,点明了季节与环境,露水中的小虫在秋风中发出哀鸣,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接着,“切切号枯林”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露虫的叫声在枯萎的树林中回荡,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
“一声声断续,沁入离人心。”诗人以露虫的叫声为引子,深入探讨了情感的共鸣。这声音时断时续,如同离人的心绪,深深触动了读者的情感,让人不禁联想到离别之痛。
“寥韵发空谷,馀响曳墙阴。”这两句描绘了声音在空旷山谷中回荡,余音绕梁,直至触及墙壁,暗示了声音虽小却能穿越空间,触动人心的力量。
“掩抑知情重,纡回觉思沈。”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情感深度的理解和思考。即使声音微弱,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感;而思绪则如同蜿蜒曲折的小径,深沉而复杂。
最后,“此时方静嘿,况复闻城砧。”诗人在此刻选择了沉默,似乎是在品味这声音带来的感受。同时,远处传来的捣衣声(城砧)与露虫的哀鸣交织在一起,更添了几分悲凉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露虫哀鸣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特有的凄清与哀愁,同时也深刻地探讨了情感的共鸣与复杂性。李之世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人类内心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
伧父磨镰清冷溪,深山晚稻收新菑。
主人携瓢奚负米,田家作苦劳佚齐。
白沙红树不辞远,山烟水气潜相资。
晦明呼吸生变态,岩雨淅沥吹凉飔。
泠泠空响泛清听,寒蛩暮雀咽不啼。
滑苔古磴有蹉跌,浅草仄坂无污泥。
短蓑轻笠便利见,拄杖亦足扶倾危。
少年江海累行役,汗漫今得平生奇。
归来妻孥笑沾湿,翻羹未足窥吾私。
石楼倚啸暝云合,山空木落孤鸿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