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彭泽令,寂寂不知名。
如何此老翁,千古垂芳声。
恶徇五斗米,思解十斛酲。
脱衣自漉酒,垢净理何平。
九月九日时,采菊餐其英。
我行及兹晨,摇落心独惊。
况以望乡客,兼之怀古情。
徘徊念往迹,独契一长鸣。
汤武既不贬,夷齐无乃轻。
元尚趣可通,素心本无营。
当时意已远,后世谁能明。
古今彭泽令,寂寂不知名。
如何此老翁,千古垂芳声。
恶徇五斗米,思解十斛酲。
脱衣自漉酒,垢净理何平。
九月九日时,采菊餐其英。
我行及兹晨,摇落心独惊。
况以望乡客,兼之怀古情。
徘徊念往迹,独契一长鸣。
汤武既不贬,夷齐无乃轻。
元尚趣可通,素心本无营。
当时意已远,后世谁能明。
这首诗《九日过彭泽怀陶靖节》由明代诗人袁崇友所作,通过描绘九月九日重阳节在彭泽县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东晋时期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首句“古今彭泽令,寂寂不知名”点出彭泽县的历史背景,强调了过去彭泽县的官员们虽有名望,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名字逐渐被人遗忘。接着,“如何此老翁,千古垂芳声”则转向对陶渊明的赞美,指出尽管陶渊明在生前可能并不为众人所熟知,但他却以自己的作品和人格,留下了千古流传的芳名。
“恶徇五斗米,思解十斛酲”两句,借用了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故事,表达了对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追求内心自由和平静生活的钦佩。接下来,“脱衣自漉酒,垢净理何平”描述了陶渊明的生活细节,通过这一行为展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精神纯净的形象。
“九月九日时,采菊餐其英”点出了重阳节的传统习俗,陶渊明在这一天采摘菊花,食用其花,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也象征着他高洁的人格。诗人袁崇友在九月九日来到彭泽县,目睹了这一场景,心中感慨万千。
“我行及兹晨,摇落心独惊”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陶渊明生活状态的共鸣。“况以望乡客,兼之怀古情”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追忆相结合,使得诗歌的情感更为丰富。
最后,“徘徊念往迹,独契一长鸣”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生活轨迹的追忆与思考,以及对他的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汤武既不贬,夷齐无乃轻”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探讨了陶渊明与古代圣贤的关系,强调了他的独特价值。“元尚趣可通,素心本无营”则总结了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即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不为外物所累。
整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生活片段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深深敬仰和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世祖开寰宇,遐邦寝甲兵。
贤王违旷僻,中国慕升平。
凤诏疏恩□,□□锡命荣。
白茅分赤土,文组耀华缨。
北极群星拱,东溟众水倾。
五朝嘉笃懿,百代述忠贞。
戎幕招僚佐,书帏下友生。
尧仁天广大,汉道日昭明。
德重心逾小,功深宠不轻。
朱轩临巨镇,画戟照高闳。
执玉云霄近,吟诗江汉清。
苍穹秋摩鹄,碧海夜翻鲸。
竹帛垂丕绩,衣冠播盛名。
长歌有馀兴,谁识曳裾情。
经涂九轨壮王国,岐蹊委巷错综若纬织。
僵车石马匹亿,旦旦躏轹,化作深土深数尺。
污人衣冠,垢人发肤,飘簸荡穿入牖渍。
几席令人生憎,心内热气郁悒。
丰隆裂缺怒赫赫,天雨下土痛濯涤。
涨空埃壒净无迹,洒然顿觉醒胸臆。
谁谓满天霖霪数十日,尘固无复作祟,泥淖乃尔亦可疾。
舆陷三十辐,骄马至不能援其膝。
壮夫徒行循墙仅彳亍,弱妇孱子悉鱼贯困踬。
七月中气处暑毕,阴云未彻霁未必。
小夫贱隶又恐风高日出尘复作,辗转皇惑计无所出。
我为呼天敕鬼工,运甓或伐石。
甃叠平安妥,泥少尘亦息。
日出齐化门,腾腾开九光。
四面启金钥,崇扉辟辉煌。
都城万井烟,沃盥整衣裳。
纳履戒车马,出入纷仓皇。
士者趋名誉,鱼佩锵琳琅。
鄙夫竞锥刀,虮子罗康庄。
大明忽西颓,所遇皆不常。
败事头抢地,得志骄昂昂。
扰攘千万情,四序恒茫茫。
□□驭天风,弭节白云乡。
左骖碧虹蜺,右驾紫凤皇。
俯视尘土海,灵台惄悲伤。
誓将九转丹,投之疗膏肓。
巍巍金银宫,境界殊清凉。
凡骨倘有缘,握手同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