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续永叔归田乐秋冬二首·其一》
《续永叔归田乐秋冬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秋风忽来鸣蟪蛄,豆叶半黄陂水枯。

织妇夜作露欲冷,社酒已熟人相呼。

坎坎击鼓坐林下,醉去自有儿童扶。

壮男独猎南山虎,中子已扱荒径狐。

田家此乐乐有馀,食肉缉皮裘岂无。

我虽爱之乏寸土,待买短艇归江湖。

(0)
注释
秋风:秋天的风。
蟪蛄:秋虫名,类似蟋蟀。
豆叶:豆科植物的叶子。
陂:山坡,池塘边。
织妇:纺织女工。
露欲冷:露水快要结冰。
社酒:乡村节日时酿的酒。
人相呼:人们相互招呼。
坎坎:拟声词,形容击鼓声。
醉去:喝醉后离去。
儿童扶:由孩子们搀扶。
南山虎:南山上出没的老虎。
中子:次子。
荒径狐:荒野的小狐狸。
田家:农家。
食肉:吃肉。
缉皮裘:缝制皮衣。
乏寸土:没有土地。
短艇:小型船只。
归江湖:回归江湖生活。
翻译
秋风忽然吹过,蟋蟀鸣叫,豆叶半黄,池塘水位下降。
夜晚纺织女工忙碌,寒露降临,社酿的酒已经熟了,人们互相呼唤着聚在一起。
在树林下,咚咚敲鼓声起,喝醉的人由孩子们搀扶。
强壮的男子独自去南山狩猎,中等年纪的儿子已在荒径上捕获了狐狸。
农家生活充满欢乐,除了食物还有多余的皮毛,制作皮衣是常事。
虽然我喜爱这样的生活,但没有土地,期待买条小船,回归江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乡村的田园生活场景。首句“秋风忽来鸣蟪蛄”以蝉鸣声渲染出秋意渐浓的氛围,豆叶半黄,陂水干涸,显示出季节的变迁和生活的艰辛。接下来,“织妇夜作露欲冷”写出了农妇们在寒露中辛勤劳作的情景,而“社酒已熟人相呼”则体现了乡亲们互助与团聚的温馨。

诗人通过“坎坎击鼓坐林下”描绘了丰收后的庆祝活动,醉酒的人们由儿童照顾,呈现出农村生活的和谐与欢乐。壮年男子狩猎南山虎,少年已能处理狐狸,展现了家族的勇武与成长。最后一句“田家此乐乐有馀”,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淳朴生活的羡慕和向往,尽管他自己没有田产,但仍期待能购得小舟,回归自然的江湖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宋代乡村的日常生活,既有劳动的辛劳,也有丰收的喜悦,以及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展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热爱。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次答张宗肃端溪有约不值之作

溯洄秋水同高峡,来去轻帆隔一时。

风里几行鱼拜浪,沙边终日鹭垂丝。

将期泊处吟圆月,悔不中途命楫师。

鹢首相迎成错过,和歌今者更迟迟。

(0)

三水别立安后同王使君入羚羊峡四首·其一

三江灯火夜无眠,舟楫分行向晓天。

独挂东风更西去,川南燕北思绵绵。

(0)

题王惠州紫诠使君观瀑图三首·其二

不将笔墨对林峦,燕坐超然静五官。

老易本来无二道,河图天一是金丹。

(0)

送陈嵩山观察之任凉庄四首·其四

丝丝春雨越王台,别思如云黯不开。

白首尚堪扶杖在,路傍重待节旄来。

(0)

题严九皋行乐图三首·其三

天空不碍九皋鸣,风递庭阴子和声。

千六百年形始定,祝君遐寿应嘉名。

(0)

寄吴留村大司马

扁舟相送属清和,别后东风又再过。

善病马卿犹宿昔,重临黄霸定如何。

三江有戍今仍肃,万口成碑久更多。

遗爱祠边方亩地,年年生日满笙歌。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