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光阴大半过,西山消息近如何。
石门有路知通塞,空谷无人但啸歌。
三峡小桥黄叶少,五溪流水白云多。
尝因世上疑天上,纵得长生事转讹。
百岁光阴大半过,西山消息近如何。
石门有路知通塞,空谷无人但啸歌。
三峡小桥黄叶少,五溪流水白云多。
尝因世上疑天上,纵得长生事转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山居生活的独特见解。首句“百岁光阴大半过”,开篇即道出了人生的短暂与时光的匆匆,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深深感叹。接着,“西山消息近如何”一句,既是对自然环境的关切,也隐含着对世事变迁的忧虑。
“石门有路知通塞,空谷无人但啸歌。”这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山间道路或通或塞的自然景象,另一方面则以“空谷无人但啸歌”的情景,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无常时的豁达与洒脱。通过“啸歌”,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三峡小桥黄叶少,五溪流水白云多。”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景色,通过“小桥”、“黄叶”、“流水”和“白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远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最后,“尝因世上疑天上,纵得长生事转讹。”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在经历了世间的种种之后,诗人开始质疑现实,向往理想中的生活。然而,即使追求长生不老,也可能带来新的困扰和误解。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复杂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理想的独特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人生哲学的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