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僮流汗逐毡軿,云在淮乡有父兄。
屠婢杀奴官不问,大书黥面罚犹轻。
女僮流汗逐毡軿,云在淮乡有父兄。
屠婢杀奴官不问,大书黥面罚犹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远地区的社会景象。"女僮流汗逐毡軿",形象地刻画出小女孩艰辛劳作,追赶着装载货物的毡车,汗水淋漓的画面,展现了她的勤劳和生活不易。"云在淮乡有父兄"则暗示了这些女孩来自偏远的淮乡,家中还有亲人等待,但处境却令人同情。
接下来两句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屠婢杀奴官不问",官府对奴隶被虐待甚至杀害的行为视而不见,这反映了当时法律制度的缺失和社会道德的沦丧。"大书黥面罚犹轻"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惩罚的轻浮,对于如此严重的罪行,仅仅在犯人脸上刺字作为惩戒,显得极其不公。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具体场景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和官府的冷漠,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体现了范成大关注民生疾苦的诗风。
谁把吴松江剪断,得此鲤鱼长尺半。
会逢李白过江来,骑上青天游汗漫。
我生寡结交,论议谁与质。
愤气不可蟠,龙蛇走郁律。
少年学奇字,费力弄纸笔。
不读五千卷,亦慕入此室。
腰间插櫑具,谈兵尤纵逸。
时方用巨人,顾我何品秩。
往年承平久,出师无纪律。
群盗尚纵横,岂但开边失。
皇威振海岱,戈甲耀霜日。
自可扫欃枪,掩耳惊雷疾。
故人起闾巷,宿昔登近密。
声焰动四方,风云生咤叱。
犬羊犹烂漫,氛气何时毕。
感公赠以言,欲往非俦匹。
此事恐不免,高卧安敢必。
文如水行川,气如春在花。
挟书随乃翁,千里游京华。
人生少年乐,于子何以加。
上庠阅英俊,过目知等差。
君才固逸群,如金浑泥沙。
明年对殿陛,落笔翻龙蛇。
遥怜绿槐阴,绛帐张红霞。
金门看跃马,芦鞭作横斜。
滔滔九衢中,欢情浩无涯。
驭吏亦傲睨,隐语相嘲誇。
红妆莺燕语,拭目兴叹嗟。
知谁乞佳句,骏墨字如鸦。
避暑访禅客,顷作城南遨。
秋风飒然来,草木鸣萧骚。
复起水东兴,两桨摇轻舫。
何处可盘礴,有寺临江皋。
门户颇幽邃,野径深蓬蒿。
升堂脱冠坐,洗盏倾浊醪。
初筵谈名理,清言洗尘劳。
徐徐杂诙谐,坦率真吾曹。
尚馀清净业,诗成漫挥毫。
人生一瞬间,逝水行滔滔。
归与不秉烛,楼头霜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