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子当年恨几多,楚山千叠郁嵯峨。
泪痕点滴留斑竹,宝瑟悲凉隔素波。
妫汭旧存虞史载,苍梧谁證汲书讹。
凄凉吊古堪伤处,那更潇湘接汨罗。
帝子当年恨几多,楚山千叠郁嵯峨。
泪痕点滴留斑竹,宝瑟悲凉隔素波。
妫汭旧存虞史载,苍梧谁證汲书讹。
凄凉吊古堪伤处,那更潇湘接汨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遵的作品,名为《题黄陵二妃祠》。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情感和深沉的历史沧桑。
"帝子当年恨几多,楚山千叠郁嵯峨。"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皇室子孙在过去所承受的无尽怨恨,以及这种情绪如同连绵不断的楚山一般,高峻而又复杂。
"泪痕点滴留斑竹,宝瑟悲凉隔素波。"
这里诗人通过对泪水浸湿的斑竹和隔着清澈泉水的古瑟的描写,传达了深切的哀伤与孤寂。
"妫汭旧存虞史载,苍梧谁證汲书讹。"
诗人提到古代的妫汭遗迹和历史记载,以及对这些过往故事的怀念之情,但又感到历史的久远,让人难以寻觅真相。
"凄凉吊古堪伤处,那更潇湘接汨罗。"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在面对那些令人心痛的古迹时,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悲哀,那种历史的连绵不绝,就像潇湘之水,流向远方的汨罗一样,让人唏嘘不已。
整首诗通过对黄陵二妃祠的描写和联想,展现了诗人对于古代美女悲剧命运的同情,以及对历史变迁、时光荏苒的感慨。
在昔皇华使,周爰慎咨诹。
与子共夙夜,亲见周宣忧。
輶轩适河洛,敢誇弩矢谋。
知子抱至性,疾恶如仇雠。
试问牧民者,不如羊与牛。
长河亘南北,咄哉无泛舟。
怅此对厨传,屡见匕箸投。
归来过里门,黧面深两眸。
依依问桑梓,温温相慰休。
到县揖县官,叱驭尊道周。
时事难具陈,且遂友生求。
畴昔之京国,荒凉见兹县。
今我复斯来,甫田昔为佃。
颇闻长官仁,招集得民便。
麦秀匝四野,牛羊勿履践。
但愿风雨时,民获饱粱面。
前日江淮行,稍闻赵代甸。
连年苦旱魃,黔首尽离散。
不觉投匕箸,岂复顾厨馔。
兹土景物舒,举目皆可忭。
天人本相待,有备故无患。
彼岂无父母,夫何罹此变。
无乃期会繁,反令慈惠殄。
征夫徒駪駪,忧喜付闻见。
我登从姑山,天门划然开。
恍惚睹仙翁,世界如无怀。
仙翁为我言,圣学久已乖。
江河乱其流,鸟兽失其栖。
灼灼青莲花,娟娟出其泥。
别见损至精,金石焉得谐。
稽首谢仙翁,学子从前迷。
我今得一见,此见永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