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蝉》
《蝉》全文
宋 / 于石   形式: 古风

斜阳挂庭树,有蝉鸣树颠。

无端聒人耳,惊我闲窗眠。

吾观动物中,至清莫如蝉。

翩然蜕污浊,饱餐风露寒。

此外一无求,何苦浪喧喧。

口给祇屡憎,不如且忘言。

(0)
注释
斜阳:傍晚的太阳。
庭树:庭院中的树。
蝉鸣:蝉的叫声。
无端:无缘无故。
聒:嘈杂,吵闹。
闲窗眠:悠闲的午睡。
至清:极其清高。
翩然:轻盈的样子。
污浊:肮脏、不干净。
饱餐:尽情享用。
浪喧喧:大声喧哗。
口给:指蝉的叫声。
祇屡:频繁。
憎:厌恶。
忘言:保持沉默。
翻译
夕阳挂在庭院的树梢,树顶有蝉鸣声响起。
它无缘无故地吵闹,打扰了我安静的午睡。
在我看来,动物中最清高的是蝉。
它们轻盈地从污秽中蜕变,享受着清风和露水的滋养。
除此之外,它们别无所求,何必如此大声喧哗呢。
它们的叫声只是让人厌烦,还不如保持沉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午后景象,斜阳透过庭院中的树木,蝉鸣声响彻每一个角落。诗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惊醒,原本沉浸于闲适之中。这不仅是对自然界动物清净状态的一种观察,也是一种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反思。

蝉,以其小巧与清净,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被赋予深层次的象征意义。诗人通过对蝉的观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喧嚣,追求内心清净的生活态度。蝉蜕于污浊而飞扬于空中,饱餐风露,无为而治,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

诗人通过蝉的形象,传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超脱,以及对于内心清净无为状态的向往。最后两句“此外一无求,何苦浪喧喧。口给祇屡憎,不如且忘言。”则更深化了这一主题,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纷争与语言暴露的厌恶,而选择了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更重要的是,它以蝉为媒介,将读者引入一个关于生命、自然和精神境界的深刻思考之中。

作者介绍
于石

于石
朝代:宋

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猜你喜欢

清音楼

朝阁霭氤氲,泉从数道分。

湘帘倚桂树,天乐半空闻。

响遏寒岩石,閒披古洞云。

巢由如洗耳,翻忆二禺君。

(0)

答陈如见寄

喜得新诗至,因追旧日游。

两乡悬十里,一病隔三秋。

世事如云散,人情亦水流。

与君无限意,聊寄海西头。

(0)

题册中四画送方比部之金陵·其三松风琴鹤

驯雉堂清海月残,政成琴在几年看。

谁将一曲南薰操,散作临岐别鹤弹。

(0)

舟中送顾别驾述夫还姑苏三首·其二

十里停桡粤海头,攀辕如为使君留。

虚传往籍龚黄业,难并今宵李郭舟。

媚眼桃花供客路,避人鸿雁度前洲。

行边共订枫桥约,明月吴歌欲待秋。

(0)

楚中黄孝廉损之见过夜饮

意气相逢更爽然,由来楚客自多贤。

匣中龙剑应长合,袖里明珠好并圆。

美酒但谋清夜醉,雄心宁藉故人怜。

临邛近见誇车骑,大可成都拥鼻眠。

(0)

伏夜苦暑神游四景意可清凉·其二宵槛蕙风

不须入谷聆琴音,紫茎绿带倚宵襟。

谅由风动香能远,亦以人幽气可寻。

此夜开帷生旧忆,旧香入梦疑新识。

梦里分明入抱怀,秋来应许就颜色。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