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在天,影含众水。
只如双剑峰头月,何似芙蓉溪上月。
芙蓉溪上月,何似泐潭潭底月。
若道同,东西各一涯,若道别,天无第二月。
一月在天,影含众水。
只如双剑峰头月,何似芙蓉溪上月。
芙蓉溪上月,何似泐潭潭底月。
若道同,东西各一涯,若道别,天无第二月。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惟一的作品,以月亮在不同环境中的形象为喻,展现了诗人对月光下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和哲理思考。首句“一月在天,影含众水”描绘了月亮高悬天空,其光芒映照在水面的景象,暗示万物皆可成为月亮的倒影。接下来,诗人将月亮比作双剑峰和芙蓉溪上的明月,通过对比,表达了月亮在不同背景下的各异风采。
“芙蓉溪上月,何似泐潭潭底月”,进一步强调了月亮在静谧清澈的溪流和深潭中的不同韵味。最后两句,“若道同,东西各一涯,若道别,天无第二月”,诗人借月亮的不同位置,寓意世间万物虽有差异,但本质相同,如同天上的月亮只有一个,无论何处,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寓言式地传达了佛教中关于万物皆空、万法归一的哲学思想,同时也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哲理的洞察。
芜蒌亭南夜飞雪,瘦骥嘶群鸣不绝。
五更漏点滞铜龙,朔吹萧飕战檐铁。
书生忍冻贪熟眠,独裹布衾双足拳。
龙泉不用宝弓弛,老兔欺人来屋前。
卢家老婢赤脚走,东郭先生空辨口。
英雄富贵两难欺,寂寞黄公旧垆酒。
不见东山翁,荏苒二十霜。
几杖日已远,寤寐恒未忘。
尚忆垂髫年,两亲俱在堂。
进有师友乐,退得父母将。
岁徂事倏变,拱木森墓傍。
远勤平生言,芝兰有馀芳。
犹道管鲍交,亦勉男儿强。
盛篇戛金石,没世垂鸿光。
道脩恨莫报,徒忆须眉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