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载栖迟翰墨场,眼中云水洗湖光。
坐虽有席何曾暖,嫁是谁衣为底忙。
阅历自然增学问,遭逢原不尽文章。
要知汗简千秋业,著作应须到玉堂。
三载栖迟翰墨场,眼中云水洗湖光。
坐虽有席何曾暖,嫁是谁衣为底忙。
阅历自然增学问,遭逢原不尽文章。
要知汗简千秋业,著作应须到玉堂。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绎所作的《壶园留别胡雪村》,通过诗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首联“三载栖迟翰墨场,眼中云水洗湖光”,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在文墨之林共度三年时光,眼中的云水仿佛洗涤了湖光,寓意着在文学的海洋中共同成长,心灵得到了净化与提升。
颔联“坐虽有席何曾暖,嫁是谁衣为底忙”,运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生活境遇的关注与关切。虽然席位就在身边,但内心却感到寒冷;嫁衣是谁缝制的,为何如此忙碌?这里暗含了对友人生活不易的理解与同情。
颈联“阅历自然增学问,遭逢原不尽文章”,点明了经历与学问之间的关系,认为每一次遭遇都是积累知识与智慧的机会,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能成为创作的源泉。
尾联“要知汗简千秋业,著作应须到玉堂”则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期许。汗简指的是古代书写用的竹简,这里比喻友人的著作将如同竹简上的文字,流传千年,最终达到朝廷(玉堂)的高度,意味着友人的作品将被广泛认可和传颂。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深厚的情谊,也蕴含了对友情、学问和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友人未来成功的美好祝愿。
朔风千里动高帘,雷起龙山昼拥檐。
属国请缨谋巳拙,屠苏浇酒岁空添。
剪幡春事宜人日,破鉴归期见玉蟾。
聊欲为君留薄具,?蠡床酒水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