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岐地何高,凤岭踞其右。
路绝无钩梯,直上若悬溜。
日月互蔽亏,光明错昏昼。
云雾四荡潏,雷车中杂糅。
飞龙何衙衙,夭矫出岩窦。
俯瞰两当水,奔流下腾凑。
转石类抟撠,画沙成篆籀。
初疑饥蛟蟠,更作外蛇斗。
闻昔周文王,盛德及灵囿。
凤鸟此来集,世远事悠谬。
末季重边防,戎马几驰骤。
秋风吹散关,一夕惊老瘦。
南岐地何高,凤岭踞其右。
路绝无钩梯,直上若悬溜。
日月互蔽亏,光明错昏昼。
云雾四荡潏,雷车中杂糅。
飞龙何衙衙,夭矫出岩窦。
俯瞰两当水,奔流下腾凑。
转石类抟撠,画沙成篆籀。
初疑饥蛟蟠,更作外蛇斗。
闻昔周文王,盛德及灵囿。
凤鸟此来集,世远事悠谬。
末季重边防,戎马几驰骤。
秋风吹散关,一夕惊老瘦。
这首诗描绘了南岐凤岭的险峻景象,山势高耸,犹如凤凰岭傲视群峰。山路崎岖,难以攀登,仿佛悬挂在半空。日月交替被遮蔽,光线错乱,云雾缭绕,雷声混杂,增添了神秘感。飞龙形象生动,蜿蜒于山岩之中,俯瞰之下,两当河水奔腾而下,石头滚动如手握,沙地上的纹理仿佛篆书和籀文。诗人联想到周文王的盛德引来凤鸟的故事,感叹世事变迁,到了末世边境更加动荡,战马疾驰,秋风又吹过边关,引发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寓言历史兴衰,情感深沉。
春冰幕千丝,我箑美无度。
习习南浦秋,受藏忆袭护。
之子思吴鳞,触热遥问津。
举箑寄薄劣,却暑兼障尘。
荆榛道崎岖,轻车宜徐徐。
戴星秣骊驹,未午投林庐。
酌月重来期,名言毋重违。
自嗟君是客,忍赋别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