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恶不忍作;众善必乐为。
- 鉴赏
此句出自清朝胤禛的《皇宫东暖阁联》,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哲学思想。"诸恶不忍作;众善必乐为",这句话简洁而有力地表达了一个人内心的道德抉择和行为准则。
"诸恶不忍作",意味着在面对各种不道德、不善良的行为时,人们内心会产生一种本能的抗拒和排斥。这种抗拒并非出于外在的压力或法律的约束,而是源自于人性中对美好、正义的追求和对邪恶、不公的本能反感。它强调了道德行为的内在驱动,即良心和道德感的力量。
"众善必乐为",则进一步阐述了对善行的态度。这里的“乐为”不仅指行动上的积极实践,更强调了一种内心的愉悦和满足感。它表明了善行不仅是一种义务或责任,更是一种享受,是心灵的滋养和成长。这种快乐来自于对人类互助、公平正义的认同与实践,体现了道德行为带来的精神满足和自我实现。
整体而言,这幅对联倡导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道德追求,鼓励人们以善为本,拒绝恶行,通过实际行动践行道德,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它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指导,也是对社会风气的一种正面引导,体现了儒家文化中“仁爱”、“礼义”的核心价值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梅
兰枯菊槁。是返魂香入,江南春早。
谷静林幽人不见,梦与梨花颠倒。
雪刻檀心,玉匀丰颊,妆趁严钟晓。
海山么凤,绿衣何处飞绕。
竹外孤袅一枝,古今解道,只有东坡老。
莫倚广平心似铁,闲把珠玑挥扫。
桃李舆台,冰霜宾客,月地还凄悄。
暗香消尽,和羹心事谁表。
永遇乐.霜词
宵露珠零,溅冰花薄,凝瑞偏早。
月练轻翻,风刀碎剪,青女呈纤巧。
微丹枫缬,低摧蕉尾,不觉半池莲倒。
最好是、千林橘柚,轻黄一村封了。
佳人指冷,暗惊罗幕,一夜斜飞多少。
怕倚银屏,愁看玉砌,金菊鲜鲜晓。
伤嗟傅粉,佳期还未,何处冷沾衣透。
争知人、临鸾试罢,与梅共瘦。
- 诗词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