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闽友厌闽音,莲幕先生动我心。
接得南安书一纸,年来应恐二毛侵。
相逢闽友厌闽音,莲幕先生动我心。
接得南安书一纸,年来应恐二毛侵。
这首明代张弼的《寄南安蔡经府》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闽地友人的思念与关怀。诗中通过“相逢闽友厌闽音”一句,巧妙地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环境的关切,同时也流露出对家乡语言的怀念。接着,“莲幕先生动我心”一句,既是对友人身份的尊敬,也暗含了对友人品格的赞赏,使得情感更加丰富细腻。
“接得南安书一纸”则直接点明了诗人收到友人来信的情景,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真实感,也强化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年来应恐二毛侵”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岁月的流逝比作“二毛”的侵袭,形象地表达了对友人年华老去的担忧和对时光飞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是明代文人之间深厚友情的生动体现。
梅子才过雨,枣林犹未霜。
密叶障青葆,繁枝缀金珰。
词客馋涎待解,淡著酒色鹅黄。记曾万里桥旁。
花时对红妆。似蜜甜更好,胜雪冷微香。
蜀都赋了,相如消渴应忘。
正东溪游遍,南轩静敞,玉人莫惜纤指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