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峰多峭拔,于此得坦麓。
照园建巳古,就旁聊搆筑。
断手今两年,新笋率成竹。
据榻一室幽,开窗万景足。
阳莎未改青,晚桂犹馀馥。
四时趣各异,一晌会偏独。
点笔泬寥天,清风与同穆。
连峰多峭拔,于此得坦麓。
照园建巳古,就旁聊搆筑。
断手今两年,新笋率成竹。
据榻一室幽,开窗万景足。
阳莎未改青,晚桂犹馀馥。
四时趣各异,一晌会偏独。
点笔泬寥天,清风与同穆。
这首诗描绘了玉华岫这一独特景观的壮丽与静谧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峰峭拔、平坦之地的对比,以及自然环境的四季更迭。
首句“连峰多峭拔,于此得坦麓”,描绘了群峰峻峭,但在某一特定地点却能见到平缓之地,形成鲜明的对比。接着,“照园建巳古,就旁聊搆筑”两句,描述了在古老的园中,人们利用周围的环境进行建造,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景象。
“断手今两年,新笋率成竹”则通过比喻,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新生的力量,新长的竹笋迅速成长,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与不息。接下来,“据榻一室幽,开窗万景足”描绘了一间室内环境的宁静与窗外广阔景色的丰富,展现了空间与视野的对比。
“阳莎未改青,晚桂犹馀馥”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季节的变化,阳光下的草地依然翠绿,傍晚的桂花还散发着香气,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最后,“四时趣各异,一晌会偏独”总结了四季的不同趣味,而在这短暂的一刻,诗人独自品味着这份独特之美。
“点笔泬寥天,清风与同穆”则是对诗人创作心境的描绘,仿佛在清朗的天空下,用笔触捕捉到清风的轻柔与和谐,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度共鸣和内心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玉华岫这一特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时间之流、生命之力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