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登长啸,据绿杨荫里,闲参消息。
谁令烽烟来遍地,胡马驰驱南北。
兵盗豺狼,人民蝼蚁,有土皆焦黑。
最惊心处,绛云灰烬纹织。
故里卅万缥缃,同罹豪杰,我亦何堪忆。
握手沧桑余涕泪,难免猖狂如逼。
痛抚残编,聊搜长物,零落都无色。
相逢一笑,当时空悔贪得。
孙登长啸,据绿杨荫里,闲参消息。
谁令烽烟来遍地,胡马驰驱南北。
兵盗豺狼,人民蝼蚁,有土皆焦黑。
最惊心处,绛云灰烬纹织。
故里卅万缥缃,同罹豪杰,我亦何堪忆。
握手沧桑余涕泪,难免猖狂如逼。
痛抚残编,聊搜长物,零落都无色。
相逢一笑,当时空悔贪得。
这首词以孙登长啸为引,描绘了一幅战乱频仍的社会画卷。孙登隐逸于绿杨荫中,看似悠闲,实则深感烽火连天、胡马横行的动荡不安。词人对战争带来的生灵涂炭表达了深切的悲痛,将人民比作蝼蚁,土地化为焦黑,战火烧尽了昔日的繁华。
“故里缥缃”四句,写家乡遭受战火,英雄豪杰和普通百姓一同受难,词人自身也难以承受回忆的痛苦。他感叹历史沧桑,涕泪交加,面对破碎的图卷和散失的财物,心中充满哀伤。最后,词人以“相逢一笑,当时空悔贪得”收束,表达出对过去贪婪欲望的反思,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深深向往。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孙登的视角展现了晚清末年社会动荡的现实,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历史感慨。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