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丙申至日太学斋居和费钟石侍郎喜晴次韵》
《丙申至日太学斋居和费钟石侍郎喜晴次韵》全文
明 / 李舜臣   形式: 七言律诗

竟夕阴云掩太清,高斋寥廓对松声。

长风忽送银河出,倒月能翻壁水晴。

夹路旌旗凌海日,中宵星宿带坛灯。

为欢天意成禋祀,一曲真堪答圣明。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丙申至日太学斋居和费钟石侍郎喜晴次韵》描绘了夜晚阴云散去后,诗人身处高斋,独对松涛,感受到清新的氛围。长风带来的银河倒映在晴朗的墙壁上,增添了神秘色彩。沿途的旌旗在海日中飘扬,夜空中的星宿伴随着坛灯,展现出一幅壮观而宁静的画面。诗人借此天晴之喜,表达了对上天赐福的感激之情,并以一曲歌谣来酬答圣明的统治,寓含着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与敬意。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对朝廷的虔诚之心。

作者介绍
李舜臣

李舜臣
朝代:明   字:汝谐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猜你喜欢

梦里交驩者,平生识面稀。

赠香疑贾女,解佩似江妃。

锦水烟波阔,巫山云雨微。

蘧然惊醒处,清泪满罗衣。

(0)

送林宗大之玉田

飞花满驿亭,送子出郊坰。

马影云边见,蝉声雨后听。

沙看两岸白,山到五峰青。

试向中宵望,何人是客星。

(0)

宿陈七吸江亭

高谈当子夜,人世几今宵。

共步芦中月,因歌竹外桥。

孤琴清澹露,寒磬落归潮。

此地堪栖隐,频来岂用招。

(0)

慰陈振狂失钓艇·其三

青钱费几缗,买棹作渔人。

岸火焚孤缆,秋风罢钓纶。

飘零疑海怪,去住听波臣。

不返缘何事,君其问水滨。

(0)

午日过江郎山

车度蒙茸里,侵衣树色凉。

土音闻越客,山色见江郎。

萍梗悲游子,菖蒲忆故乡。

龙舟何处竞,箫鼓断人肠。

(0)

酬陈汝大

曰余少肮?,寝迹山泽间。世路罕所营,翰墨聊为驩。

结交二三子,气味芬若兰。

道谊互相砥,文章时往还。

所嗟非比邻,别易会良难。

君其勖诸子,令名当自完。

继之既以逝,大雅声云残。

吾党嗣遗音,矢志回狂澜。

旗鼓渐以振,逸轨尚可攀。

景光幸自爱,勉旃毋多谭。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