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以照为德,更以静为用。
惟其物不示,是故形随贡。
既无妍丑见,亦免爱憎中。
题室拟铭盘,甄心企空洞。
鉴以照为德,更以静为用。
惟其物不示,是故形随贡。
既无妍丑见,亦免爱憎中。
题室拟铭盘,甄心企空洞。
此诗《静鉴室》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鉴以照为德,更以静为用”开篇,巧妙地将镜子与人的品德、行为联系起来,强调了静观其物的重要性。诗人进一步阐述,镜子不显露任何偏见,因此能映出事物的真实面貌,避免了主观情感的干扰,无论是美还是丑,都能公正呈现。这种无偏无倚的特性,也使得人们在面对事物时,能够保持客观和理性,避免陷入爱憎的情感漩涡。
诗人接着提出,如果将这样的理念应用到生活空间的设计上,比如在室内设计一面“铭盘”,即刻赋予了这个空间以深刻的寓意——追求内心的纯净与空灵。这里的“甄心”一词,表达了对内心深处纯净品质的向往与追求,“企空洞”则暗示着对精神世界的无限探索与渴望。
整首诗以镜喻人,以室喻心,通过镜子的特性引申至个人品德修养和生活空间设计的理念,体现了诗人对道德修养、内心纯净以及理想生活状态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名之基,实之蒂,深兮固兮宛相继。
古之名也在希声,今之实也同浮瞖。
子州善卷之流也,尧驱舜驰让无暇。
归兮归兮归不归,到头未出冥冥者。
吾徒孰谓标奇绝,动静凭君试甄别。
叶零零兮秋暮半凋,花片片兮春暖齐发。
暹禅老,暹禅老,意曾高。旷排沽待,忽致讥褒。
天人列请兮屡轻笑,祖佛位卑兮还拟逃。
我恐逃之逃不得,大方无外皆充塞。
茫茫扰扰知何极,八面香风惹衣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