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日画堂欢,入夜重开宴。
剪烛蜡烟香,促席花光颤。
待得月华来,满院如铺练。
门外簇骅骝,直待更深散。
竟日画堂欢,入夜重开宴。
剪烛蜡烟香,促席花光颤。
待得月华来,满院如铺练。
门外簇骅骝,直待更深散。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宴会的热闹与夜晚的美好,展现了古人对生活的享受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竟日画堂欢"一句直接设定了诗歌的喜庆气氛,随后"入夜重开宴"则加深了这种氛围,让读者感受到宴会的延续与热烈。
"剪烛蜡烟香"这句细致地描写了场景中的点缀手法,以及对光影变化的捕捉,这里的“剪烛”指的是修剪蜡烛,确保其持续且稳定地照亮宴会,同时也映射出主人对细节的讲究和追求完美。"促席花光颤"则是对室内外景色交融之美的一种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花香与烛光共舞的审美情趣。
待得月华来,满院如铺练。这两句则转向夜晚的自然美景。月亮的到来为宴会增添了一层神秘之感,同时也使整个庭院在银白色的月光下变得更加迷人,"满院如铺练"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下的庭院犹如铺展开来的丝绸一般柔美。
最后两句"门外簇骅骝,直待更深散"则引出了宴会结束后的场景。"门外簇骅骝"表明着即将离去的宾客众多,而"直待更深散"则表达了主人对这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不舍,希望宴会能够延续到更晚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流畅的节奏,将读者带入了一场充满欢愉、美酒和月色之美的夜宴中,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古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午窗睡起间花落,酒香不解秋怀渴。
茶铛风细炉烟清,半瓯绿浅浓如酪。
东坡酷爱密云龙,君之嗜好毋乃同。
《茶经》熟读意未足,制器精巧非人工。
饮虽小道总师古,我宗杜康君陆羽。
座上休夸醒酒功,酌久才知味甘苦。
品茶品水须两全,水清宜用活火煎。
问君日试西湖水,何似金山第一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