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日不相访,殷勤直到开。
一从栽种后,篱落几徘徊。
无日不相访,殷勤直到开。
一从栽种后,篱落几徘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菊花的深情厚谊与期待之情。通过“无日不相访,殷勤直到开”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菊花的频繁探访与深切关怀,仿佛菊花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渴望在菊花盛开时与之相遇。接下来的“一从栽种后,篱落几徘徊”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自菊花栽种以来,便对其成长过程的密切关注与期待,他在篱笆边来回踱步,心中满是对花开时刻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珍惜,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通过诗人对菊花的深情寄托,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秋天的韵味,还能体会到一种超越物象的情感共鸣,即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与等待。
知公不奈二毛何,寻访天台所得多。
宿处仙人千载宅,悟时禅友一声歌。
道心夷旷忘名势,句法清新为琢磨。
每到西湖怀使节,春风红紫照清波。
道人壮年曳长裾,挟策负艺西入都。
欲步青云不得途,不如濯足归江湖。
转出淮山一麻襦,天柱峰前明月孤。
调御丈夫真我师,不复饮食形不枯。
归来故土弃妻孥,金玉百万初若无。
四十削发入浮屠,有如浮云飞太虚。
达摩壁观聊自娱,饮光苦行谁复如。
河西将军气貌粗,一见犹如水中鱼。
南阳侍郎说诗书,为筑小庵即朝晡。
诸漏已尽无复馀,此生安得为世拘。
不持一钵上匡庐,秋风有意入三吴。
天竺二山佛子居,赤城更在沧海隅。
彼土观缘小踟躇,何时复来寻老夫。
清泠台下茆已诛,为留一榻待跏趺。
不辞更贮一斛蜜,山间老境任蘧蘧。
道人升天久不回,至今洞门向北开。
当时仙仗人不识,白云缭绕山间来。
闯然初望烧香台,百步九折多苍苔。
仙官委蛇剑佩肃,霓旌羽盖光漼漼。
鹤驭欲下风作媒,雪猿白凤势欲颓。
嵌岩石乳谁敢饮,洞下风水声如雷。
龙车遥遥断消息,数百年来化为石。
六朝人物丘墓坏,白骨尽为泥土蚀。
吾昔已炼九华丹,欣寻二洞穷幽寂。
稚川方求句漏令,长史亦赖旌阳力。
手种青精期可择,未能脱去空羁靮。
篮舆往来不惮勤,搔首山前发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