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家有乔木,众鸟巢其枝。
纷然各卵育,自啄还自飞。
谁欤恣残忍,缘木登其危。
毁室取尔子,杀戮轻如嬉。
漂摇风雨中,巢破不复支。
破者尚可完,死者终无归。
自谓翔后集,今乃失所依。
胡不舍之去,远择高林栖。
主人不我爱,舍此复何之。
哀哀鸣向天,路远天不知。
吾闻重太息,事莫大于斯。
弱肉强之食,扰扰今何时。
人生且未保,尔死谁复悲。
寄言民父母,赤子方流离。
故家有乔木,众鸟巢其枝。
纷然各卵育,自啄还自飞。
谁欤恣残忍,缘木登其危。
毁室取尔子,杀戮轻如嬉。
漂摇风雨中,巢破不复支。
破者尚可完,死者终无归。
自谓翔后集,今乃失所依。
胡不舍之去,远择高林栖。
主人不我爱,舍此复何之。
哀哀鸣向天,路远天不知。
吾闻重太息,事莫大于斯。
弱肉强之食,扰扰今何时。
人生且未保,尔死谁复悲。
寄言民父母,赤子方流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故乡大树和鸟儿的描述,抒写了诗人对家园的深切思念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乔木象征着坚固与稳定,而众鸟在其间筑巢养育后代,展示了一种自然界的和谐共生。然而,诗人随即转向对残忍的人类行为的抨击,指出有人为了私利而不惜毁坏这一切,显得无情与冷酷。
在接下来的部分,诗人自比为失去了依托的鸟儿,感慨于没有了安身之所。主人对自己的冷漠无情,使诗人深感哀伤,甚至怀疑天空是否知晓这条遥远而又艰辛的路途。诗人通过“重太息”表达了对世事的深沉叹息,认为没有比失去家园更大的悲痛。
最后,诗人提醒读者,生命无常,不必过于强求。在这种充满危机和不确定性的生活中,即使弱肉强食是生存的一种方式,但终究无法长久。面对死亡,没有人会为你感到悲伤。诗人还通过“寄言民父母”表达了对赤子流离失所的忧虑,希望能够有所依托。
整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和人民生活困顿的现实。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与人间悲剧的对比,诗人传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稳定家园的渴望。
楚江吟思悠悠,浪花湿溅珍珠泪。
清香引棹,浮根萦桨,空明见底。
采采秋心,尽人抛掷,自成憔悴。
任湔裙去后,鸥乡梦冷,斜阳淡,西风起。
羞更偎红倚翠。映沧波、何曾梳洗。
相思渐老,菱歌又远,鱼竿醉倚。
青鸟衔巾,文鱼漾縠,旧愁休记。
但低垂素靥,盈盈一水,伴鸳鸯睡。
同是浮家。问通明甚事,惯向天涯。
鲈乡闲旧笠,龙井恋新茶。横河桥影绿阴遮。
瘦杨几株,柴门晚鸦。孤山近,尽供养、半床书画。
重话。空泪洒。吹动野笳,村影寒桑柘。
赁庑幽情,买邻豪语,都付颓垣零瓦。
休对斜阳说伤心,去巢秋燕飘零也。
鸳鸯湖,认归舟、离情难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