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蒙即苦辛,未识杏园春。
谩倚无为日,还成不偶人。
乡程长恨远,旅梦亦愁贫。
天地虽云广,殊难寄此身。
童蒙即苦辛,未识杏园春。
谩倚无为日,还成不偶人。
乡程长恨远,旅梦亦愁贫。
天地虽云广,殊难寄此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许棐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远方旅途的艰辛感受。开篇"童蒙即苦辛,未识杏园春"两句,通过孩子们早早承担劳动之苦,尚不知庭院春色之美的景象,抒发了生活的不易与自然之美的无暇领略。
接着"谩倚无为日,还成不偶人"表达了诗人对闲适自在、无所事事的日子无法长久享受,最终仍旧成为不得志的人,透露出一种宿命感和悲哀的情绪。
"乡程长恨远,旅梦亦愁贫"两句,乡愁与旅途之苦交织,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与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形成强烈对比,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自己处境的无奈。
最后"天地虽云广,殊难寄此身"则是诗人面对广阔的世界,却发现自己的身躯无法找到真正安放之所,这种矛盾和挣扎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迷茫与困顿。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生活艰辛的认同,也有对美好事物的无奈放弃,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个人命运的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