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岛蟠桃熟太迟,潘园诸种果无奇。
何如别创朱明馆,取斸新荣碧玉芝。
此日苏耽唯母供,它年盱孟有儿随。
豪家水陆应何限,不贷西山景向移。
瑶岛蟠桃熟太迟,潘园诸种果无奇。
何如别创朱明馆,取斸新荣碧玉芝。
此日苏耽唯母供,它年盱孟有儿随。
豪家水陆应何限,不贷西山景向移。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为吴母六十寿辰所作,以赞美吴母的长寿与德行,以及其子对道教的信仰和对母亲的孝顺。
首联“瑶岛蟠桃熟太迟,潘园诸种果无奇”,以瑶池蟠桃和潘岳果园的果实作为比喻,暗示吴母的长寿难以比拟,同时也表达了对吴母所拥有的非凡品质的赞美。
颔联“何如别创朱明馆,取斸新荣碧玉芝”,提出设想,如果能创建一个名为“朱明馆”的地方,种植出碧玉芝这种珍贵的植物,以此来象征吴母的长寿与高贵。
颈联“此日苏耽唯母供,它年盱孟有儿随”,提到古代仙人苏耽的故事,表示吴母如同苏耽的母亲一样,得到了子女的孝顺供养。同时,也预示着未来,吴母的儿子们会像盱眙和孟尝那样,跟随母亲的脚步,追求精神上的修行。
尾联“豪家水陆应何限,不贷西山景向移”,将吴母的家庭与一般豪族进行对比,强调吴家不仅物质丰富,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的富足,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赞美了吴母的长寿、德行以及家庭的和谐与精神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品德的推崇。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