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贱迫驱人,出门践严霜。
恶风吹广陌,游子不归乡。
寒鸟鸣北林,饥乌立东墙。
彼亦寒无衣,彼亦饥无粮。
一身不自保,寡妇泣空房。
银屋开绮筵,玉壶盛酒浆。
列席难具陈,盘中荐河鲂。
嘉宾燕高会,长歌激清商。
不知死者苦,但言生者康。
死者竟何人,嗟嗟良可伤。
贫贱迫驱人,出门践严霜。
恶风吹广陌,游子不归乡。
寒鸟鸣北林,饥乌立东墙。
彼亦寒无衣,彼亦饥无粮。
一身不自保,寡妇泣空房。
银屋开绮筵,玉壶盛酒浆。
列席难具陈,盘中荐河鲂。
嘉宾燕高会,长歌激清商。
不知死者苦,但言生者康。
死者竟何人,嗟嗟良可伤。
这首诗《有所伤》由明代诗人叶太叔所作,通过对比贫富差距,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性悲凉的深刻洞察。
首句“贫贱迫驱人,出门践严霜”描绘了贫苦之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外出,面对严酷的冬日,形象地展现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接着,“恶风吹广陌,游子不归乡”进一步强调了游子在外漂泊,无法返回家乡的痛苦,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流离失所。
“寒鸟鸣北林,饥乌立东墙”以自然界的鸟儿为喻,寒鸟在寒冷的树林中鸣叫,饥饿的乌鸦在东墙站立,象征着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紧接着,“彼亦寒无衣,彼亦饥无粮”直接点明了贫者的生活状态,与后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社会的不平等。
“一身不自保,寡妇泣空房”描述了一个单身女性在家中独自哭泣的场景,她无法保护自己,生活困顿,这不仅是对个体命运的同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女性地位的低下和生活条件的恶劣。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富人的奢华生活的描绘:“银屋开绮筵,玉壶盛酒浆。列席难具陈,盘中荐河鲂。”富人们在豪华的宴会上享受着美食美酒,宴会的排场难以一一列举,鱼肉作为菜肴,更是显现出其丰盛。这种鲜明的对比,揭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贫富悬殊带来的不公。
“嘉宾燕高会,长歌激清商”描绘了富人们欢聚一堂,歌声悠扬,乐声清越,与前文的贫苦形成强烈反差,凸显了社会的两极分化。
最后,“不知死者苦,但言生者康。死者竟何人,嗟嗟良可伤。”诗人感慨于人们只关注活着的人的幸福,却忽视了死者的痛苦,对生命的价值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那些不幸去世的人表示了深切的同情,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忧虑和对人性的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比贫富生活,展现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人性的复杂,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我生在海岛,朴野不知诗。
偶得性灵语,时或一为之。
惜无素心人,晨夕相切劘。
譬之我视我,不自判妍媸。
鲸鲵东海来,鼓浪台、澎涯。
劫灰满天地,身外靡孑遗。
诗稿付兵燹,免为识者嗤。
自从来粤峤,无复有诗脾。
昔年领鼍江,理乱如治丝。
鼍江双鱼城,旧有人分治。
尝问诸父老,望治多讴思。
讴思黄先生,归去漳江湄。
缕述先生政,双鱼有口碑。
山衙临大海,金石润英词。
呜呼乡先达,令我溯襟期。
今日读遗编,大雅适在兹!
温柔敦厚旨,正始有遗规。
不知让臣老,乃是先生儿。
琅函忽吐秘,珠玉光陆离。
但愿宝手泽,不愿求人知。
《题螺山先生诗集》【清·许南英】我生在海岛,朴野不知诗。偶得性灵语,时或一为之。惜无素心人,晨夕相切劘。譬之我视我,不自判妍媸。鲸鲵东海来,鼓浪台、澎涯。劫灰满天地,身外靡孑遗。诗稿付兵燹,免为识者嗤。自从来粤峤,无复有诗脾。昔年领鼍江,理乱如治丝。鼍江双鱼城,旧有人分治。尝问诸父老,望治多讴思。讴思黄先生,归去漳江湄。缕述先生政,双鱼有口碑。山衙临大海,金石润英词。呜呼乡先达,令我溯襟期。今日读遗编,大雅适在兹!温柔敦厚旨,正始有遗规。不知让臣老,乃是先生儿。琅函忽吐秘,珠玉光陆离。但愿宝手泽,不愿求人知。
https://shici.929r.com/shici/FY5T41CVb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