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宦京华久,不知谁可亲。
独怜风月好,常自伴吟身。
游宦京华久,不知谁可亲。
独怜风月好,常自伴吟身。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官场,感到孤独与迷茫,渴望找到真正的朋友。诗中的“游宦京华久”,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所处环境,即在京城为官已久。接着,“不知谁可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似乎在官场中难以找到真正理解自己的人。
“独怜风月好,常自伴吟身。”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在诗歌创作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他喜爱风月之美,将其视为自己精神上的伴侣,通过诗歌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明代官员在官场中的复杂心态,既有对权力与地位的追求,也有对真挚友情的渴望,以及在自然与艺术中寻找心灵寄托的尝试。诗中流露出的孤独感和对精神家园的向往,是许多古代文人共同的情感体验。
恨轻被、红尘缠著。往岁湖山,似曾留约。
梦里沧波,去帆摇曳向何托。
竹窗灯火,欢笑地,浑如昨。
畅好故园春,却孤我、听莺栏角。萧索。
恁苏堤柳色,犹倚翠腰新削。
湔裙又近,有多少、画桡芳酌。
奈别后、恻恻寒轻,怕征袂、和人飘泊。
漫细数归期,容易江莲香落。
顾生一经生,而亦喜任侠。
闾巷弟畜我,俶傥无嚅嗫。
能射鲁连书,不问乐羊箧。
并载西园游,联镳南山猎。
痴绝虎头生,袖断如花颊。
青春容易掷,白发最难镊。
长安失意归,宿草飞黄叶。
尚忆平生言,独挂芙蓉铗。
莫讶红襟,此日重逢,相看已非。
笑主人帘箔,换来银蒜,旧家门巷,褪了乌衣。
柳絮池塘,梨花院落,飞入丛中影欲迷。
穿花去,共寻芳蝴蝶,到处相依。水晶怎捲风微。
问何处、衔泥带月归。
喜拖馀半颈,玉钗绰约,舞残双剪,雪羽差池。
夕照都沉,粉墙不隔,休向佳人鬓上飞。
喃喃语,与雪衣娘子,共话依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