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头蜀口几虺隤,百战山川入眼来。
行伍姓名浑历历,定知水镜不遗材。
淮头蜀口几虺隤,百战山川入眼来。
行伍姓名浑历历,定知水镜不遗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所作的《送范漕赴召(其二)》中的第二句。诗中,诗人以淮河源头和蜀地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历经战火后的山川图景。"虺隤"一词,可能指的是战争带来的荒凉和败落,暗示了历史的沧桑。"百战山川入眼来",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范漕即将赴任之地的感慨,那些曾经经历过无数战斗的土地,如今展现在眼前,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接着,诗人提到行伍中的士兵名字清晰可辨,这既是对戍边将士的敬意,也寓含了对人才的肯定,"浑历历"一词传达出对人才记忆犹新的意味。最后,"定知水镜不遗材",以"水镜"比喻识人如镜,表明诗人相信朝廷能够慧眼识珠,不会遗漏像范漕这样有才能的人才。
整体来看,这句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又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对人才的赞赏和国家选贤任能的期待。
两牛鸣地隔寒流,病起相望客鬓秋。
闻道唤船归别浦,坐怀联策倚沧洲。
骚人空复惊摇落,胡贾何须叹滞留。
会拥蒙冲入河渭,看君黄色上眉头。
谁唤思家客,来为荡桨嬉。
鬓华羞照水,雨意解催诗。
叠鼓飞文鹢,香鬟出短篱。
醉归真梦觉,犹忆湔裙时。
东山在眉宇,未到心郁纡。
流泉撞哀玉,清洌生菖蒲。
闻有婵娟子,弃家来结庐。
窈窕云雾窗,参差冰玉肤。
绝粒屏香节,仙姿清且腴。
迩来隐身去,冷落愁臞儒。
灵方无由乞,石斗移根须。
相看意已消,何必见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