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没虽死悲,贫苦即生剧。
长叹至天晓,愁苦穷日夕。
盛颜当少歇,鬓发先老白。
亲友四面绝,朋知断三益。
空庭惭树萱,药饵愧过客。
贫年忘日时,黯颜就人惜。
俄顷不相酬,恧怩面已赤。
或以一金恨,便成百年隙。
心为千条计,事未见一获。
运圮津途塞,遂转死沟洫。
以此穷百年,不如还窀穸。
湮没虽死悲,贫苦即生剧。
长叹至天晓,愁苦穷日夕。
盛颜当少歇,鬓发先老白。
亲友四面绝,朋知断三益。
空庭惭树萱,药饵愧过客。
贫年忘日时,黯颜就人惜。
俄顷不相酬,恧怩面已赤。
或以一金恨,便成百年隙。
心为千条计,事未见一获。
运圮津途塞,遂转死沟洫。
以此穷百年,不如还窀穸。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鲍照的作品,名为《代贫贱苦愁行》。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重的悲哀和生活中的种种不易。
"湮没虽死悲,贫苦即生剧"两句开篇便表现了诗人对死亡的恐惧与贫困的痛楚。接着的"长叹至天晓,愁苦穷日夕"则描绘出诗人夜以继日的忧虑和无尽的悲伤。
"盛颜当少歇,鬓发先老白"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青春早逝,年华老去,头发变白。"亲友四面绝,朋知断三益"则表达了诗人在孤独和失落中的无助感。
"空庭惭树萱,药饵愧过客"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的贫困生活,连基本的生计都难以维持。"贫年忘日时,黯颜就人惜"则是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自我同情。
"俄顷不相酬,恧怩面已赤"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屈辱与羞愧。"或以一金恨,便成百年隙"则表达了因金钱而起的怨恨,可以成为长久的心结。
"心为千条计,事未见一获"这两句透露出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挣扎。最后的"运圮津途塞,遂转死沟洫"则是诗人将自己比喻成被命运抛弃的落叶,无力回天。
整首诗通过对贫穷、孤独、失落等多重主题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在困顿中的深沉悲哀和无尽的忧虑。同时,这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不平等和个体在时代洪流中微小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