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山色势巍然,淮泗波光接远天。
好景画图收不得,都将胜事付吟篇。
盱眙山色势巍然,淮泗波光接远天。
好景画图收不得,都将胜事付吟篇。
这首元代诗人王鹗的《至盱眙》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盱眙山色的巍峨与淮泗波光的辽阔,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赞叹之情。
首句“盱眙山色势巍然”,直接点明了盱眙山的雄伟气势,山色高耸,给人一种震撼心灵的感觉。“势巍然”三个字,不仅描绘了山的形态,也暗示了其不可一世的气魄,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山的威严与力量。
次句“淮泗波光接远天”,将视线从山转向水,淮河与泗水的波光与远方的天空相连,展现出一幅广阔无垠的画面。这里的“接远天”不仅描绘了水面的广阔,也隐含了天地之间的连通,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接下来,“好景画图收不得”,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感慨。即便是最擅长绘画的人也无法将这壮丽的景象完全捕捉下来,可见诗人对眼前景色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这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自然之美超越艺术之美的独特魅力。
最后,“都将胜事付吟篇”,则揭示了诗人处理这种情感的方式——通过诗歌来记录和表达。在诗人看来,用文字记录下的不仅仅是眼前的景色,更是内心的感受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句话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视和记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盱眙山色与淮泗波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独到见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通过诗歌来抒发情感、记录美好生活的愿望。
凤城景色已含韶,人日风光倍觉饶。
桂吐半轮迎此夜,蓂开七叶应今朝。
鱼猜水冻行犹涩,莺喜春熙弄欲娇。
愧奉登高摇彩翰,欣逢御气上丹霄。
游宦劳牵网,风尘久化衣。
迹驰东苑路,望阻北岩扉。
及此承休告,聊将狎遁肥。
十旬俄委疾,三径且殊归。
茂陵窅难即,灵台暂可依。
疲疴旅城寺,延想属郊畿。
夕梦园林是,晨瞻邑里非。
绿畴良已秽,清濠旷不追。
野花何处落,山月几秋辉。
彼美符商政,优游绝汉机。
高情物累遣,逸气烟霞飞。
乐道方无闷,怀贤独有违。
尊虚旧园酒,琴静故人徽。
夏沼莲初发,秋田麦稍稀。
何当携手去,岁暮采芳菲。
桂亭依绝巘,兰榭俯回溪。
绮栋鱼鳞出,雕甍凤羽栖。
引泉聊涨沼,凿磴且通蹊。
席上山花落,帘前野树低。
弋林开曙景,钓渚发晴霓。
狎水惊梁雁,临风听楚鸡。
复看题柳叶,弥喜荫桐圭。
貂冠朝彩振,乌署晓光分。
欲啸迁乔侣,先飞掷地文。
庭虚麦雨润,林静蕙风薰。
嵇驾终难仰,梁凫且自群。
早闻年欲至,剪彩学芳辰。
缀绿奇能似,裁红巧逼真。
花从箧里发,叶向手中春。
不与时光竞,何名天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