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年叠石规制陕,大类堆沙戏成塔。
一株蟠桂两稚松,便爱清阴蔓藤匝。
阶前指作嵩华样,引宾纪咏纷酬答。
迁巢城北倏两期,惯有真山坐延纳。
人生最怕眼见广,到处卑凡意难合。
每还旧舍觉荒陋,草树虽添漫稠杂。
林塘移植势定增,未成已想风烟飒。
朝晴夕晦各异状,倚杖閒看更铺榻。
园中胜赏亦甚富,此独宜茶兼酒榼。
载来非敢效奇章,甲乙题朱旋涂蜡。
顷年叠石规制陕,大类堆沙戏成塔。
一株蟠桂两稚松,便爱清阴蔓藤匝。
阶前指作嵩华样,引宾纪咏纷酬答。
迁巢城北倏两期,惯有真山坐延纳。
人生最怕眼见广,到处卑凡意难合。
每还旧舍觉荒陋,草树虽添漫稠杂。
林塘移植势定增,未成已想风烟飒。
朝晴夕晦各异状,倚杖閒看更铺榻。
园中胜赏亦甚富,此独宜茶兼酒榼。
载来非敢效奇章,甲乙题朱旋涂蜡。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巧妙布置和个人情感的寄托。开篇两句“顷年叠石规制陕,大类堆沙戏成塔”展示了诗人对山水造型艺术的掌握与创新,通过叠石、堆沙塑造出一处如同嵩华之巅的景致。
接着,“一株蟠桂两稚松,便爱清阴蔓藤匝”展现了对自然生长之物的情感寄托。蟠桂与稚松相伴,清阴蔓藤交织,表达了一种对静谧生活的向往。
“阶前指作嵩华样,引宾纪咏纷酬答”则是诗人在自己的园林中模仿自然之美,以此招待宾客,共同赋诗唱和,展现了文人雅集的情景。
“迁巢城北倏两期,惯有真山坐延纳”透露了诗人的生活变迁与对自然的向往。虽身处城市,但心中始终牵挂着远方的真山之美。
“人生最怕眼见广,到处卑凡意难合”则表达了一种对世事无常、物是人非的情感体验。诗人可能在经历了生活的变迁后,感到人生难以长久,对于那些看似壮丽却终将消逝的事物感到无奈。
“每还旧舍觉荒陋,草树虽添漫稠杂”描述了诗人回到昔日居所时的感受。虽然时间流逝,一切依旧,但内心的感觉却是荒凉与陋习。
“林塘移植势定增,未成已想风烟飒”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诗人在园中移植树木,虽然尚未长成,却已经预见到了未来的美好景象。
“朝晴夕晦各异状,倚杖閒看更铺榻”则是诗人的闲适生活写照。在不同的时辰观察自然之变幻,以此为乐。
最后,“园中胜赏亦甚富,此独宜茶兼酒榼。载来非敢效奇章,甲乙题朱旋涂蜡”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园林的满意,以及对生活艺术的追求。不仅是园林的美丽,还有生活中的雅乐,如品茶饮酒等,这些都是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载来非敢效奇章,甲乙题朱旋涂蜡”则表明了诗人的文学理念,不是简单模仿前人的创作,而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袖里新诗十首馀,吟看句句是琼琚。
如何持此将干谒,不及公卿一字书。
浅色縠衫轻似雾,纺花纱袴薄于云。
莫嫌轻薄但知著,犹恐通州热杀君。
路傍埋骨蒿草合,壁上题诗尘藓生。
马死七年犹怅望,自知无乃太多情。